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2020新版 > 观点荟萃 > 经济日报 > 正文
非洲发展空间技术不是空中楼阁
2021-02-22 09:09:00  作者:于 佳  来源:经济日报

 

不久前,中国援埃塞俄比亚ETRSS-1卫星完成在轨验收后正式交付埃方,埃塞俄比亚作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终于拥有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数据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人均年收入不到1600美元,每天收入不到1.9美元的贫困人口比重超过40%。在这种情况下,非洲国家有必要研发和应用空间技术吗?其发展空间技术的“空间”何在?

目前,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安哥拉等多个非洲国家均成立了自己的空间主管或研发机构。从1998年至今,非洲国家一共发射了42颗卫星。这些卫星均由其他国家协助发射,其中中国协助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发射了5颗卫星。

埃塞俄比亚的案例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非洲国家发展空间技术的必要性。2019年12月20日,埃塞俄比亚第一颗卫星ETRSS-1(埃塞俄比亚遥感卫星)从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入轨。2020年3月,该卫星完成在轨验收,并于同年12月正式交付埃方。

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高原,不时遭遇洪灾、旱灾等极端气候灾害。埃塞俄比亚以前没有本国专用的卫星,不得不从其他国家购买卫星数据和图像。如今,在中国的援助下,这颗属于埃塞俄比亚自己的遥感卫星上的多光谱宽幅相机会传回埃塞俄比亚森林覆盖、河流分布等图像,可用于推演气候变化对农林、水资源带来的影响,为正确应对气候灾害提供依据。

作为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协议的一部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秉承“授人以渔”的精神,与埃塞俄比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卫星,并对埃塞俄比亚的技术人员进行卫星技术、地面应用、卫星操控等方面的培训。中国还为埃塞俄比亚建立了地面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保证卫星入轨后,当地可以自主进行控制和使用,有力带动埃塞俄比亚航天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中提到,中非双方将继续开展通信和遥感卫星及应用等领域合作。2020年12月22日,埃塞俄比亚的第二颗卫星ET-SMART-RSS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升空。这颗卫星也是在中国的帮助下建造和发射的。该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让埃塞俄比亚工程师和科学家获得实际经验,拥有在本地集成纳米卫星子系统的能力。埃塞俄比亚还与中国签署了发射第三颗卫星的合同,以增强本国电信服务能力。

为了进一步扩大非洲国家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017年非洲联盟确立了非洲空间政策和战略,成立了非洲航天局。非洲空间政策和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地球观测、卫星通信、天文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以及导航和定位,实现由非洲主导的协调、有效和创新的空间技术发展道路。

非洲航天局最近发布的2020年非洲航天工业年度报告指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但非洲正在太空和卫星产业投入更多资金。报告披露,从现在到2024年,非洲国家还有69颗待发射卫星,届时将有19个非洲国家拥有自己的卫星,卫星总数将超过110颗。

对非洲国家来说,空间技术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实打实、接地气的应用。空间遥感可以为灾害管理提供依据,为防汛减灾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卫星图像和通信可以帮助灾区救灾,减轻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非洲国家解决温饱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空间技术合作也是中国与非洲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一个亮点。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