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2009年CPI走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2-20 15:20:00

  2009年推动CPI上涨的因素有限,拉动CPI走低的因素较多,本年度CPI同比将持续走低,部份月份可能出现负增长。

  物价继续回落是基本趋势,因此,我国需要采取对价格运行进行全面监测、保障粮食基本供给、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等措施,应对通货紧缩风险。

  展望2009年 ,随着包括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放宽商业银行信贷额度、扩大企业债券规模以及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较上年将进一步放缓、物价继续回落是基本趋势。

  一、对2009年CPI走势的分析

  第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仍将维持低水平,将影响CPI继续走低。2008年7月份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跳水是对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正常反应,但由于前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积累了一定的泡沫,全球金融风暴中的去杠杆化过程引发了泡沫的破裂,从而放大并加速了其价格的下降。受减产、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2009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排除出现间歇性小幅反弹的可能,但由于2009年世界经济面临衰退,基本面因素决定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2009年将继续维持低位,难以走出低谷,也就意味着生产资料价格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影响CPI走低。

  第二,国内总需求增长有所放缓,对CPI的推动作用将减弱。需求变化是影响物价波动的主导因素之一。2009年,我国总需求将有所减弱。海关统计显示,2008年11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9%,这是我国进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受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预计2009年我国进出口将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出口减少客观上会增加国内供给,在国内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出口的减少会影响CPI走低;房地产投资动力不足,我国市场投资将快速下降,而政府为刺激内需确定的到2010年底4万亿投资主要用于投资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效果将难以显现,也就难以完全弥补市场性投资减少带来的需求,从而对CPI的推动作用不大;虽然2009年在“扩消费、促增长”的政策因素推动下,将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实施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等举措,会对消费需求形成有力支撑,但在居民收入增长放慢、消费者信心下降、房地产和汽车消费热点降温的影响下,也很难明显增长,对CPI的推动有限。

  第三,粮食价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物价总水平产生较大影响。食品特别是粮食价格是影响CPI的重要因素。从2009年的粮食供给看,国内粮食产量稳中有升。一是国家全力确保2008年全国秋冬粮食播种和2009年春播面积,在气候正常情况下,为2009年夏粮和秋粮保持稳产和增产创造了基础条件;二是近年来市场粮食价格有所提高,虽然农资价格较快上涨引起的粮食生产成本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粮食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但种粮仍是部分滞留农村人口的重要谋生手段,加上粮食补贴政策的激励,也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不可忽视气候因素对粮食产量的重要影响。从粮食需求看,全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将稳步增长。这是因为,首先,人口自然增长必将增加对粮食的需求;其次,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肉禽蛋及其制品的需求有所增加,这势必引起对饲料粮需求的增加;第三,随着我国粮食加工业产业链延伸,对部分粮食品种的需求增加可能拉动粮食价格上涨。总体上看,如果气候正常,预计2009年国内粮食产量趋稳,需求稳定增长,库存相对稳定,国内粮食当年产需缺口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价总水平上涨。

  第四,房价走低带来物价下跌压力。由于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收入预期下降,而且房价已经开始回调,在买涨不买落的心理作用下,自住性需求者的支付能力和买房意愿会降低,投资型和投机型需求也将不同程度地退出市场。在供需双方的作用下,2009年房价可能会进一步回调。房价的走低将给物价水平带来下跌的压力。首先,房价下跌将使房地产开发商投资积极性下降,房地产投资减少将进一步减少对原材料、能源以及相关工业品的需求,影响生产资料价格维持低位,从而抑制CPI上涨;其次,房价走低以及房价和房租的联动效应将拉低CPI中居住类消费价格。总体来看,如果2009年房价温和回落,则房价的下跌对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也较为温和,如果房价出现快速回落,会影响产业链的其他产业,甚至可能危及持有大量住房贷款的商业银行,则经济运行可能陷入较为严重的衰退,物价水平也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的回落。

  第五,翘尾因素可能导致CPI出现同比负增长。价格的同比涨幅可以分解为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其中,翘尾因素是去年基数变化所形成的。以1998—2007年十年中每年12月份CPI环比变化率的算术平均数0.5%来替代,据此计算2009年的翘尾因素除1月和11月为正外,2—10月各月均为负,也就是说,2009年的2—10月的各月,如果月环比为零,同比将为负值。

  2009年也存在一些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农产品领域。例如,2008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最新一期的《粮食展望》中指出,当前的金融危机将给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造成不利影响。如果谷物价格在2008—2009年度持续波动,来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可能受到影响,以至于有可能导致2009—2010年度粮价再度飙升,引发比最近所经历的还要严重的粮食危机。

  综合以上分析,在推动CPI上涨的因素有限、拉动CPI走低因素较多、而且翘尾因素基本为负值的情况下,2009年CPI同比将继续走低,2009年部分月份,尤其是从2月份开始,CPI当月同比涨幅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二、政策建议

  第一,全面准确地跟踪监测价格运行情况,及时把握和应对可能出现的价格新情况。当前我国价格总水平已经出现加速回落态势。居住、资产等价格指标开始明显回落,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积累着通货紧缩的风险,需要引起关注。因此,当前需要加强对价格运行的监测,对价格领域存在的深层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准确把握和应对可能出现的价格风险。

  第二,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粮食基本供给,避免粮油产品价格大涨大落。一是要着力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切实保障粮油产品的有效供给。继续在重点地区、对重要粮食产品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二是要加强和改善粮食市场宏观调控,全面增强应对粮食市场波动的能力。要抓紧优化储备结构和区域布局,尽快完善储备吞吐调节机制,建立“稳定基本储备,丰收增储、欠收减储”以及“降价吸储、涨价抛储”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市场价格形成有效引导。加强食品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切实保障粮油食品供给不脱销不断档。三是要建立健全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密切跟踪国内外市场形势和变化趋势,完善粮食供求和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增强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四是要建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进出口战略机制,着手构建满足我国需要的全球粮食资源供应链体系,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完善进出口调节机制,促进国内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

  第三,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从当前经济运行的趋势看,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也是解决经济运行中诸多问题的关键。因此明年乃至更长期内宏观调控政策要着力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重点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使收入分配适当向居民倾斜。针对国民内部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现象,除了要继续促进农民增收外,还要努力促进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同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加居民消费信心,以有效促进消费增长,使国民经济运行更加协调。

  第四,进一步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在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可考虑深化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以及水资源、能源、矿产等资源定价和税费改革,尽可能快地与国际接轨。

  第五,及时有效地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稳定居住价格。应继续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改善房屋供给结构,稳定房地产价格,继续通过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等形式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漆云兰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