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到“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从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年内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到“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昨天温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件件民生实事,倾注了政府对老百姓的浓浓关爱。记者也在第一时间连线采访了我省相关部门,发现江苏在改善民生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报告中的不少实事已经落实或正在酝酿实施。
教育: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
[报告摘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使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江苏做法]:“在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加强对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方面,江苏的力度一直很大,”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别是在义务教育的问题上,江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比如去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当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实际上我省在2007年就已经投入17.2亿元全面予以落实;今年报告中提出要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义务教育问题,这在江苏也基本实现,2008年全省有58万外来人员子女在输入地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8%,其中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达80%。
此外,报告中提出,把小学、初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300元和500元,而江苏今年的目标是350元和550元,苏南一些发达市县最高的已达到了小学950元,中学1062元的经费标准。
“就困难学生资助来说,江苏也建立了一套救助体系。2006年,省财政拿出1.2亿元,为80万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地方政府还为其提供生活费资助;2007年全省各级共投入1.52亿元,对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提供助学金;2008年春季学期起,全省城乡公办小学、初中的贫困寄宿生可获每人每学年不低于500元和750元的生活补助,省里又拿出2亿元,实施留守儿童食宿改善工程。”此外,在解决高等院校困难学生的学费、生活费问题方面,江苏的“生源地贷款”政策走在全国前列,减免学费、困难专项补助,各种奖助学金政策,先上学后交钱的“绿色通道”等各种措施,都在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经济援助。
就业: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
[报告摘录]: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江苏做法]: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我省前不久出台的就业新政与之不谋而合。今年我省的目标是力争新增城镇就业85万人,占到全国目标的近1/10。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我省以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到城乡基层工作,一方面可以获得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另外,对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考研时落实加10分的政策,对自愿到苏北县级政府驻地以下地区(不含县级政府驻地)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及以上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可返还。对应征入伍服兵役的高校毕业生,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代偿。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到城乡基层就业已成为我省大学生的主动选择,比如去年我省选聘1600名“村官”,报名人数就达7687名,并呈现出名校生多、学生干部多、党员多这三大特点。
此外,我省还积极鼓励中小型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对招用普通高校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取消用人审批和落户限制,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吸纳符合有关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每人不超过10万元、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期限不超过2年的额度发放贷款,市县同级财政给予相应贷款贴息和相关补助补偿。
住房: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报告摘录]:把部分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补充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江苏做法]: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名词“公共租赁住房”在江苏也已得到了大力推进,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市都在进行公共租赁住房的试点,其中有的市主要供应给新就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有的市则作为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的保障方式。比如无锡江阴去年8月推出200套中小户型的公有租赁住房,作为一种限定租赁对象、面积和租金补贴标准的过渡性住房,江阴的公有租赁房采用了“市场价、明补贴、有期限”等原则管理,合同期一般为3年,政府补贴市场租金的30%。常州市去年也新增了“公共租屋”的保障方式,面向既不符合廉租住房申请条件,又无力购买经适房的“夹心层”,配建公共租屋还将作为常州市土地招标的前置条件,该市规划5年内配建约3000户,这意味着,常州市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内的2万户低收入和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中,15%今后可享受公共租屋的新政策。
医保:三类保险参保率90%以上
[报告摘录]:将全国城乡居民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三年内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及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
[江苏做法]:截至去年底,全省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已经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0%以上,已完成了报告中提出的三年目标。目前,全省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04万人、1234万人。全省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到375.6万人。今年江苏还将继续扩大医保的参保覆盖面。
在提高报销比例方面,我省的计划是,至2010年,职工医保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报销比例将达80%以上,今年则要达75%以上。也就是说,今年职工医保的自付比例不超过25%。同时,城镇居民医保的报销待遇也有所提高,据省劳动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将争取达到60%。并鼓励各地建立医疗费用二次补偿机制,到年底时,如果某地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结余很多,就可以对那些患有重病大病、个人医疗负担重的参保人员进行帮扶,进一步降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养老:增发退休人员养老金
[报告摘录]:今明两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10%左右。
[江苏做法]:从今年1月1日起,江苏省300多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再次增加,普遍调整的水平按照不低于退休、退职及领取定期生活费人员本人本次调整前的基本养老金(生活费)的10%确定。此次调整,全省人均月增加养老金水平总体不低于117元,超过我省前三年调整的平均水平。其中南京人均养老金增加150元左右,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达到1540元左右,为全省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