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之中,纯以长寿成名的老人当属彭祖无疑,彭祖确有其人,是颛顼帝的第八世孙。他的封地在徐州的铜山是可以肯定的,有《史记》为证,徐州古称彭城,也盖缘于此。彭祖因为长寿,后人便以种种传说加以附会,坊间他的种种故事至今流传不衰。
彭祖庙、彭祖井、彭祖墓现在在铜山的大彭镇。我们到达时正是夕阳斜照、秋风萧瑟的景致。进入大彭镇地界,在汉王山西坡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老槐树,一见而知是极为古老之物。据古生物学家考证,这是一株唐代的植物,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树的主干已空,根系错结并露出地面,而古树空洞的主干中却生出一株小槐树,令人想起韩愈“老树春深更著花”的名句。大树的附近有几户村民,一位约60岁左右的老人给我们介绍说,此树在上世纪60年代初还很旺盛,树冠所及之处方圆可达十多米,不知怎的有马蜂看中了此地,在树冠上筑了一个大蜂巢,常有人被蜇。1964年秋,有村民用火烧蜂房,不小心点着了树枝,一阵大火,蜂房毁了,大树也受重创,烧得只剩下些大概,原以为它已死了,谁知第二年春天,却又长出了新绿。
这就是彭祖故里的生命,连草木都有着长寿基因。这棵老槐树也导引我们走向了著名的彭祖庙。彭祖庙始建于东汉,此后历代都有修复。据当地老人回忆,此庙原有大殿和东西配殿。大殿立有彭祖像,高4米,两边有善男信女的立像作为陪衬。东西山墙有周朝时的名人瘟、刘、马、赵四尊神像。不过这些在上世纪70年代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93年重建的,只见到彭祖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形象,并不见有仙风道骨,这大约也是新时代人性回归打下的烙印吧!院中有彭祖亲自主持开挖的彭祖井,有自来水之前,曾一直是大彭村民的饮水用井,现已加上井盖,立上一块“彭祖井”的古碑,是汉代遗物。
在庙的不远处是彭祖墓。墓虽简陋,但彭祖死在大彭村也是有史料可证的,我没有想到这位几近于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却能在这里找到如此多的痕迹。然而问题也就来了,彭祖既已成仙理应不死才是,怎么会800岁而逝呢?我们来看看民间传说是如何圆这个说法的。原来彭祖是跟着陈抟老祖在天庭主事,陈抟老祖掌着生死簿,陈有嗜睡的毛病,一日就与他的同门师弟睡过去了。彭祖一看机会来了,就拿出生死簿将写有自己名字的一页撕下来,捻成纸绳重新订在簿上,这样上面便找不到彭祖的名字,他放心下凡。到了彭祖已800岁那年,有天晚上,将病逝的妻子问他:“你怎么一直不会衰老呢?”彭祖笑:“我永远不会死的!生死簿上有我的名字,但他们找不到。”彭祖一时得意说出了自己变的那个戏法。妻子死后,向天帝揭发了此事。天帝派二位差神下凡去找彭祖。
由于年代久远,差神并不认得彭祖,找寻许久毫无音讯,他们想到了一个妙招。一天,二位差神来到大彭村,到打麦场上使劲地锯一个碌碡,招来很多乡民围着看稀奇。这时,彭祖也前来观看。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彭祖虽阅人无数,这回却没看出那两人的真面目,他大笑着说:“真是两个活宝,我彭祖活了800岁,从没见过有人能锯断碌碡。”话音刚落,差神把锯一扔,当场锁住了彭祖。这天夜里,彭祖就去世了,享年800岁。这就是民间文学的智慧。
古人因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差,平均寿命短,百岁老人极为罕见,因而附会出了彭祖的800岁,只是言其长寿表达人们的一个愿望而已,彭祖也因此成名。如今的百岁老人已不稀奇了,前几日南京市有一个统计数据公布,说现在该市的百岁老人已达到208人之多,看来现在想以长寿成为名人怕是很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