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3-30 12:36:00

  任何事件都有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国不高兴》这本书成为一个社会焦点也是如此。我认为不是中国外交出了问题,也不是西方对中国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变化,而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和我们自身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首先来自我们在2008年大受刺激,或者说大悲大喜,或者说其后的戏剧性场面接连发生,这一切却都与我们的期待相差甚远。

  

  《中国不高兴》引发社会共鸣是件好事,但如果朝着情绪宣泄或者以民族主义为宣泄口,那么对内对外都不见得是好事情。还是那句话,满招损、谦受益。我个人不认为《中国不高兴》可以成为所谓中国新民族主义的新路标,中国民间既有智慧也有火眼金睛,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不是零和游戏,这早已为30年的实践所证明,中国从中受益匪浅。中国民间的智慧和火眼金睛不会盲目跟从这本书。书看后,感觉有的观点十分认可,也有一些观点经不起推敲,有诈唬的感觉。例如什么能源耗竭啊,文明退回去啊,“80后”最爱国啊,还有阴谋论什么的,一看就是在诈唬,不能让人信服。

  

  我认为这本书没有盲目反西方,书中许多地方强调的还是把国内的事情做好。特别是思想界、学界已经长期存在的不良风气,现在是到了纠偏以正视听的时候了。所以,我觉得这本书不是对着西方的民族主义,而是倒像一次民意的告白和中国必须奋发向上的宣言。

  

  这本书的热销和争议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社会已经多元化了,已经没有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的声音。我注意到对该书的反应基本是说什么的都有,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大家都没有盲从,我认为这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自由、开放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这种现象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我倒认为这种现象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本书的观点之一: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正在到来。

  

  我肯定这本书的价值,它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良药苦口,它注定是打造中华民族之魂所不可缺少的一根木桩。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庞大的人口,没有整体意识和自我凝聚意识是不行的。(作者为北师大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张胜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