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研究显示,农民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长达5小时之多。目前他们的闲暇活动主要有闲聊、看电视、打扑克、打麻将、闲逛(农民工)等方式,提高素质的学习型、发展型休闲活动(如上网、看书报)很少。显然,二元社会中的农民闲暇活动的同质性和单调性,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休闲方式日趋多样化,精神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状况是不协调的。
应当看到,提升农民的休闲生活质量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尤其是对那些离城市距离较近的农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事实上,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农村与城市在地理上的“时距”已大大缩短,在文化娱乐设施上的差别也日益减小。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市区的工业、住宅向农村的“迁移”,城市也会把市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休憩地、游乐场、旅游点、度假村、疗养院等规划在郊外,为城市居民选择乡村作为闲暇场所提供了客观条件。这样,城市的闲暇生活方式不断向农村渗透,并逐渐融为一体,就使得农民极有可能享受到过去只有城市居民拥有的各种休闲场所及休闲活动,休闲结构大为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供农民观光的农业科技生态园,供农民放松的农民休闲园、健身公园,用于阅读的图书室等文化设施增多,农民多样化的休闲已经有了现实的基础。
笔者认为,可以从人本、文化和经济三个维度上发展,或者说从三个不同维度观察和探讨提升农民休闲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是人本的维度。人本就是以人为本,人本维度意味着农民的健康和发展维度。这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农村发展中的具体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休闲的一般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除体力上的疲劳,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在休闲生活中,农民通过与人聊天、锻炼身体、文化娱乐等来消除疲劳,使因生产或家务劳动而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劳动所消耗的体力脑力得到补偿,使身心获得平衡,为自我实现奠定基础。农民健康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把消遣和提高、娱乐和学习、休闲和健身、游玩和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休闲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二是文化的维度。文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文明程度的提升,因此文化的维度也是文明的维度。休闲是一种文化,在休闲活动中,不仅需要具备休闲基本技能,而且需要一定的休闲生活品位、审美情调和意蕴,这就是休闲的文化层次性。要在农民朴实的个性基础上深化文化品质,需要一个逐步熏陶和教育过程。社会的发展告诉我们,书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科技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农民闲暇较多,但闲钱较少,因此首先较适合选择阅读这种低成本的闲暇生活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挖掘农村一些民间传统文化形式,去粗存精,提升档次,以此助推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是经济的维度。只有结合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发展,让农民能从“休闲”中掘金,才能真正解决农民休闲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休闲是消费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将引起新的产业链和新的社会文化关系的变化,特别是以旅游业、文化产业、娱乐业、服务业和体育产业为主构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是一个产业群或产业链。实际上,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休闲产业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其辐射到其他产业的力量也将越来越强。
那么,如何做好农民休闲这篇大文章呢?这里分析一个案例。起源于北宋年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炮龙节”,又叫“灯酒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宾阳一带汉、壮民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综合性传统民族民间节庆活动,包括吃灯酒、游彩架、舞炮龙等。2005年6月,该县将炮龙节列入旅游开发项目,全力打造宾阳县炮龙品牌。2007年1月,自治区政府通过决议,炮龙节由过去民间零散组织转为政府组织引导,并被列入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百龙舞宾州”炮龙节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超过20万人,一些外国游客也远道而来为炮龙助威。2009年的炮龙节除传统的炮龙和游彩架外,还对传统的灯酒会进行了创新,由炮龙节旅游观光组举办“百家宴灯酒会”,增加了赠龙珠与红腰带等活动。
宾阳县炮龙节的实践至少有四点启示:其一,以城市为舞台,以农民为主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将城市的文化建设和休闲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好策划、创意、管理和宣传工作,由此拉动和引领农民休闲走向稳健和快速发展的道路。其二,文化的保护和挖掘是农民休闲的载体。通过培训、模仿、顺应、创新等实现休闲“社会化”,通过文化休闲、健康休闲等达到“休闲文化化”,使农民的休闲方式从浅层次进入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新境界。其三,各级政府可以建立推动休闲发展的长效机制,开发农村休闲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使农民将自己生活的乡村变成城市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场所;将农村中很多极具地域特色和民俗风味的民间艺术改革创新、发扬推广,丰富农民的休闲生活;加大对农民休闲设施和场所建设的投入,恢复和推动一些健康有益的传统民间闲暇活动;改善文化场馆的条件和设施,使原有的农村乡镇图书馆、小剧场剧院、文化广播站为农民休闲服务。其四,通过设立适当的节庆使其规范化和固定化,政府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在公共服务方面为农民的休闲生活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采取保障措施,保证农民有休息娱乐的自主权利,从而促使农民主动地、积极地从事休闲活动的开发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