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学习科学发展观促进观念更新变革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4-09 11:30:00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认真学习思考科学发展观,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着力破除错误观念树立正确观念

  1.破除贪“大”求“洋”观念,牢固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观念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继续解放思想,但解放思想决不是“乱想”、“蛮干”。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我们,“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尊重客观实际及其规律。近年来,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显示政绩,工作中贪“大”求“洋”,一味追求“大手笔”,搞“大规划”,绘“大蓝图”,盲目追求大投入,认为大投入必然带来大产出,甚至认为“投入越大,执政能力越强”……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求我们继续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2.破除“小进即满,小富即安”思想,牢固树立积极发展、奋勇争先观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尽管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我们必须认清差距,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还是要鼓励人们大胆试、大胆闯。善于创新、锐意进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实践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实实在在政绩。

  3.破除“官本位”思想和重物轻人的观念,牢固树立为民、靠民、富民观念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解放思想的动力、途径和目的。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此,当前特别要注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切实纠正政府角色“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听取民声、尊重民意、吸纳民智,干事创业要坚持从民所愿、为民服务。

  党的十七大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突出强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并把“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但是近年来,在一些干部中重物轻人的项目经济观念比较突出,把上项目作为发展的唯一动力,为了上项目,不惜以各种手段“挤占”群众利益,对资源日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人民健康受到不良影响漠然置之,造成恶劣影响。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决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应是富民型的发展。富民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突出强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并把“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但是近年来,在一些干部中重物轻人的项目经济观念比较突出,把上项目作为发展的唯一动力,为了上项目,不惜以各种手段“挤占”群众利益,对资源日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人民健康受到不良影响漠然置之,造成恶劣影响。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决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应是富民型的发展。富民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4.破除“唯GDP”观念,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干部中存在只有抓经济才是政绩的思想意识,把GDP的增长当作唯一目标,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引投资、上项目、办企业。污染环境、掠夺资源的企业充当“保护伞”。发展是硬道理,但是乱发展没道理,发展也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破除只重速度、忽视效益,只要增长、牺牲环境,只重当前、不顾长远的观念,牢固树立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统筹兼顾、永续发展的观念;摈弃粗放式经营、粗放型管理、盲目追求GDP的观念,牢固树立尊重规律、讲究科学、依法办事观念。

  5.破除地方、部门本位思想,牢固树立全局观念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总揽全局是科学发展的认识基础。解放思想决不是鼓励“闯红灯”、“打擦边球”,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胸无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一个污染企业,会给本地带来财政收入,创造数百个甚至数千个就业岗位,从地方利益来说,也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全局看,它不仅造成周围数十万人乃至更大范围人群健康受损害,甚至殃及子孙,它就是完全不合理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局部服从全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自觉服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6.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牢固树立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发展经济的新观念

  虽然改革开放已经30年,但少数同志仍然存在计划经济思维定势影响,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方法看问题,抓工作。一讲加快发展,就要优惠政策;一讲城市建设,就要财政出钱;一讲加强管理,就搞行政干预和行业垄断,其结果只能把经济搞死。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经济活力的增强从根本上取决于市场体制机制的完善。要强化市场意识,牢固树立用市场经济办法发展经济的新观念,善于从市场经济角度考虑问题,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7.破除画地为牢的封闭观念和你死我活的竞争观念,牢固树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观念

  “肥水不流外人田”是小生产基础上保守观念的典型表现,这种观念至今仍根深蒂固,影响颇深。在我国各地区间也不同程度存在,导致资源分散、各自为战、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新观念,健全合作机制,通过大开放、大合作,谋求大发展,更好地发挥我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推动实现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8.破除单纯依靠政策优惠谋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的新观念

  目前新一轮地区发展的竞争,已经由过去依靠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转到依靠环境优势上来。哪里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完善的体制环境、规范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往哪里聚,人才就往哪里走。哪里有了良好的环境,哪里就有了吸引力、聚合力,就有生机活力,就会繁荣发展。我们自觉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二、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观念,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关键在于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自觉的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及由此形成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实现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能动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发展。我们必须在深刻把握规律、自觉照规律办事上下功夫,这是继续解放思想的本质要求。

  2、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最根本的是要变革思维方式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摒弃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思维定势表面化和简单化。用这种思维方式看待和思考发展问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发展目标上的片面性、发展思路上的短期性、发展方式上的保守性,谋划发展视野不宽、推动发展方法不多、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强,不善于在总揽全局中突出重点、在统筹兼顾中协调推进。要解放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破除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自觉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以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辩证的思维方式思考发展问题,全方位、多视角观察与思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正确处理重点与全面、动态与稳定、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速度与质量、效率与公平、一元与多样等一系列辩证关系,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3.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需要制度、体制环境,更离不开主体素质的提高

  继续解放思想需要大力营造讲真话、讲实情、办实事的环境,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需要提高主体素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邓小平80岁生日时给自己写了两个条幅:无私无畏、实事求是。我们应学习、共勉。人生活到老学到老,宋代诗人陆游 写到: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实践的产物,反过来指导实践,我们也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去不断深入实践和认识,我们的事业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作者为中共丹东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唐龙文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