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海啸对各国的经济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各国的差异仅仅体现在影响程度不同,然而,全球电子商务却逆境而上。4月9日,由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助理荆林波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新书《阿里巴巴集团考察———阿里巴巴业务模式分析》在京举办出版座谈会,对阿里巴巴现象进行深入透彻分析,并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该书认为,随着我国日益增多的网民与80后网购行为逐步成熟,电子商务在中国前景无限。当前我国网民近3亿,2008年中国网购注册用户达1.2亿,同比增长185%。从网购的总体发展来看,网购用5年时间就走出了传统零售业需要花20年才能走完的路。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网民的不断增长,我国网络购物的人数还会逐步提高,关键问题是如何把总网民中有购物经历的30%比例提高到50%乃至更高的水平。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超过70%网购用户集中在二三线区域。这说明,大城市网购市场渐趋饱和,二三线区域将在2009年成为中国网购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此外,80后网购行为逐步成熟,为未来中国网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零点研究咨询机构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网2008年7月公布的调查显示,“80后”的年轻人对于网购的兴致最高,约占网购人群的34.6%。
该书还指出,中国电子商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政府支持:给予电子商务公平的市场待遇,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电子商务,尤其是在对于新生商业模式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具体而言:包括资金扶持,产业政策,公平税负,工商登记等方面。比如,纵观我国的信息服务领域,大多数公司都是外资控股,这种格局非常不利于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也反映出国家在资金扶持方面非常缺乏指导。再比如,对于网商的工商登记,在目前阶段不宜强制推行,而且工商管理部门也缺乏相应的配套执行手段,所以,与其硬上法规,不如顺势而为。
该书强调,不可否认,电子商务领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是传统商务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比如假冒伪劣、缺乏诚信,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子商务交易特性延伸出的新问题,比如网络安全、电子支付、网关认证等问题。我们应当区别两类不同问题,区别对待。政府要加强监管的是:市场的公平环境,维护市场的正常交易,防止网络欺诈,保证电子商务有序快速发展。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快相关立法,强化电子商务的法制建设。(记者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