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论解放思想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4-28 12:48:00

    摘要: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产生符合国情时情的、符合实践需要的、科学的思想理论。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坚持科学发展观需要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则把解放思想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统一起来。

  关键词: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

  作者简介:李庆明(1977-),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全社会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正确理解胡总书记的这一精辟论断呢?笔者认为,正确理解、深入领会这一精辟论断,就必须认真研究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产生符合国情时情的、符合实践需要的、科学的思想理论。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坚持科学发展观需要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则把解放思想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统一起来。

  一、解放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四次理论飞跃

  解放思想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要以我国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就是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其中的关键是理论认识的提升和对现实把握能力的提高并能将提升了的理论认识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思想,不是摆脱思想理论的约束,怎么想就怎么干,不是无中生有,标新立异;而是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推陈出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只有用新的、符合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思想理论来武装头脑,才能在此基础上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同时,也只有进一步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产生符合国情时情的、符合实践需要的、更加科学的思想理论。党的四代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科学的思想理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冲破城市夺权的革命道路模式,开创农村包围城市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新模式并获得成功,建立了新中国。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1]111-112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及时结束文化大革命,取消“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针对“两个凡是”错误思想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2]133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为中国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三个有利于”为中国发展提供衡量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理论飞跃。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世情、时情、党情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有针对性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的领导力量。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就是不能用本本去框实践,而只能用实践去发展本本。”[3]33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次理论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刻总结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针对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一条腿短”,贫富、城乡、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经济与人口、自然环境的不协调,资源代价较大、环境污染较重、社会不和谐等具体情况,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进一步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4]。

  实践已经证明,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每一次事业上的重大成功、党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和一系列科学理论的形成,都体现了解放思想这一本质要求。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科学发展观的

  精髓和活的灵魂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党的指导思想随着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没有变。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国际形势复杂,机遇和挑战并存,国内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矛盾交错,问题较多。如何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已经成为事关特色社会主义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问题。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当代我国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之是,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是,求党的执政规律之是,把握世界发展趋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总结我国发展经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科学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灵魂,也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是由我国当前最大的国情决定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构成了亟待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党正是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义,只有发展才能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否“以人为本”是区别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标准。传统发展观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唯发展是一切,唯GDP是一切,忽视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转变思维方式,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及在此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解放思想,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地探索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并改造利用它。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仅应尊重经济规律,而且要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始至终地抓住经济建设大局,做到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完成又好又快发展这个历史任务与使命,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解放思想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

  内在统一关系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考验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智慧。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实现与时俱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认真研究解放思想与坚持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一,解放思想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互为前提。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难理解,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针对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从实践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的大解放,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都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大进步。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党解放思想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就是一个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过程,是一个新的思想观念战胜旧的思想观念从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另一方面,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前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转变思维方式,坚决克服一切违背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创新,不断形成新的、有效的工作思路与措施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科学的界定,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应该说,科学发展观创新了发展的理念,丰富了发展的内涵,拓展了发展的思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冲破一切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观念,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第二,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互相推动。在解放思想中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过程,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每向前推进一步,就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思想的统一。解放思想也是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的过程。当前,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通过解放思想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各项工作部署上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坚持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也是全党在认识和把握现实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诸如上面提到的各种问题,如果沿用已有的思路,不解放思想,恐怕很难解决,而且还可能会使一些问题更加恶化。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科学发展,要求全党上下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有全盘的把握,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有更高的认识,要求党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发展思路、工作作风、执政理念方面有重大转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发展观念、转变政绩观、转变权力观,这些要求必将推动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四、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与坚持科学

  发展观内在统一关系的纽带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4]这是十七大的主题,也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和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4]一个法宝,一个动力,我们党正是靠这一法宝和动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大胆探索、艰苦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世情变化复杂,国情错综复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需要解放思想这个法宝。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战略思想上的一次大转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对传统发展模式、发展理念进行扬弃,需要体制、机制上的深度开发和资源要素上的重新整合。显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动力是进一步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和现实实践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而改革开放需要思想上的洗礼、观念上的重塑和思维方式上的再造,这就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源头,是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践所证明的道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实现真正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当前,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观念需要更新、许多规律需要把握、许多困难需要克服、许多矛盾需要解决”。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打破束缚科学发展的陈观念、旧思维,才能变革桎梏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解放广大干群的手、脑,才能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模式、实践发展新路。要解放思想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开放为发展拓宽了空间,改革为发展注入了动力。一方面,改革开放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一些旧的思想观念、传统习惯被抛弃,一些不适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受到变革;另一方面,改革开放是不断探索新规律、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不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加大开放力度,拓宽改革开放的空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4]唯有如此,才能坚持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

  文章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31卷(总第143期)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李庆明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