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袭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团结和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以最快的速度打响了抗震救灾攻坚战,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使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在实践中达到了新的境界。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就是对“以人为本”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毛泽东同志把我们党的全部工作的目的、主体和价值取向统一起来,确立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邓小平同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和不答应作为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标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党执政理念的飞跃。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了漫长的探索之后,“以人为本”才正式突破禁区,写进党的正式文献,成为党执政的理念。党重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一切为了人民,这一思想实际上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回归。明确提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精髓,又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是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是对改革开放30年实践的总结,也是继续推进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强大的生命力和动员力量,不仅得到党执政过程中理性的认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抗震救灾中一切行动的指南
在非常态下,在突来的自然灾害中,“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认知,也不仅仅是宪法条文,而是成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抗震救灾的最高准则和行动指南,在抗震救灾中时时刻刻都得到遵循,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生活。
抗震救灾中,党中央的决策“以人为本”,以最快的反应速度和决策力推进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以人为本”,灾情信息公开透明,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快速充分公开信息。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就发出了第一条快讯。新华社播发的英文快讯领先于所有外电,比法新社早6分钟,比美联社早8分钟。第一张地震图片也由新华社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迅速发出。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32分钟后即15时,在新闻频道口播第一条新闻。15时20分,打破原有节目安排,推出汶川地震直播。同时,《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派出多路记者奔赴抗震救灾前线,发回第一手信息。
二是媒体视角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生命视为最高价值。强震发生后不到20分钟,中国国家地震台网站上即向世人发布了地震的震中和震级。震后两个小时,重庆市率先发布了此次灾难的首批伤亡数字。此后,官方公布的伤亡情况一路更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取灾区情况,获取救灾信息。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的自然灾害公布的数据中,往往都包含有财产损失方面的数据,而在这次地震灾害每天公布的数据中,几乎没有财产损失方面的数据,所有数据都是与“人”密切相关的,包括成功营救的人数、不幸死伤的人数、各地救助捐款的数目,以及道路、通讯、电力等方面恢复的数据。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高于一切”成为了这场灾难中一切行动的出发点。
三是媒体快速出击使真相始终跑在谣言和恐慌前面。突来的地震,人们都没有准备。地震刚发生不久,一些谣言、谎言便开始出现,救灾过程中种种毫无根据的猜测和反思性报道也在出现。而这次突发性灾难的报道从一开始就是在用真相驱赶谣言的过程中进行的。在强大的媒体之网中,许多谣言根本没有蔓延和传播的空间。尤其是网络的作用,在这场媒体攻坚战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彰显。新浪网民提出了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盲动、不悲观、不恶搞、不冷漠、不无知、不谩骂的“十不宣言”,各大论坛均有转帖,各大网站的自觉、自律行为空前强化。通过击破一个个谎言,不仅向全世界传播了真实的声音,而且树立了中国政府开放、务实、坚定的形象。
抗震救灾赋予“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新的内涵和新的注释,就是人民群众在哪里,党就在哪里;党中央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就是党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真实、具体的写照。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人的生命是最高的价值。只有真正懂得珍惜生命、爱护生命,才能成为一个文明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文明的国家,才能成为一个文明的民族。一个政党只有认识到人的意义,党执政才能拥有无限的活力。
生命权是人最基本的权益。在和平和安全的状态下,我们实践和检验“以人为本”更多的是指代表、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利益。但在非常态,尤其是在自然灾害面前,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最基本的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不仅是对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检验,而且是衡量党执政理念科学性的重要标准,也反映着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这场骇人听闻的地震中,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几十万人受到创伤,这是国家、民族的灾难。我们党高度重视和珍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设立全国哀悼日,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生命高于一切理念的全国认同。5月19日至21日,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全国哀悼日”。全国人民第一次为自己逝去的同胞共同哀悼,中国政府用最严肃的方式诠释了对生命的敬重、珍惜和关爱。这是对逝者的怀念,对生者的慰籍。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胜利,是尊重生命的思想观念的全国认同。
5.12汶川地震是一场特大的自然灾害。灾害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死亡和难以抚平的伤痛,但也考验了中华民族面对灾难不屈的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同特大的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扰,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会鼓舞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搞好灾后重建。
(作者:中央党校党建部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