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耀桐(现任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官员过着日程化、程式性的行政生活,确实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四类:
——公文阅批。一上班就要阅批公文,这是一天程式化的开始。每天必定有文件,而且必定要在第一时间阅批,文件来自各级,一大摞,如果认真看,兴许大半天也看不完,必须快速浏览。来不及看的,扫一下标题,照例画圈送走。
——会议安排。每天的会议是少不了的,有时多达五六个之多。会议的程序安排相当讲究,从领导座次的排定到讲话的先后顺序,都得殚精竭虑,保证万无一失。
——文稿代拟。开会多,自然讲话多,这么多的讲话稿,领导肯定自己写不过来,当然也没必要自己忙,完全可以由秘书代笔,届时不过照本宣科而已。秘书代写讲话稿早已驾轻就熟,有一定的格式、套路。此类讲话稿大多千篇一律,似曾相识。
——公务接待。上级领导前来视察,难免兴师动众,精心安排,唯恐招待不周。还有兄弟单位、同行同业来人,岂能没有领导出面。每到中午和晚上就餐时分,官员须忙碌着出席各种宴请。有时宴请之多,每一场又都要走到,行色匆匆,谓之曰“赶场”。
以上所列日程化、程式性的行政生活,确实使官员陷入了事务繁忙的泥沼,导致官员的理性思维和创新活力逐渐萎缩,甚至丧失了自我,丧失了个性,最终成为一个空壳子、一种摆设、一种道具、一种为程式所操控的公共表现。这不禁使人想起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套中人”别里科夫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套子”。“套中人”成为受种种外在因素任意摆布的“木头人”。今天,那些按照满满当当日程工作的官员,不也是如此吗?由是,迫切需要把官员从日程化、程式性的行政生活中解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