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即:西部提速、东北攻坚、东部保持、东西互动、拉动中部。统筹区域发展,建立和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今后要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提高在西部地区投资的比重;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使区域发展差距得到有效的抑制。
一、我国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在金融危机的阴影挥之不去的形势下,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大积极变化是区域经济格局趋于协调。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珠三角的主体广东省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创下20年内的最低水平,仅为5.6%。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地区GDP增速达15%,安徽省增长11.6%,四川省增长10.8%,湖北省增长为10%。城市间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2008年经济增速最快的10座中国城市中,有8个城市来自内蒙古、辽宁和吉林。
另据统计,一季度,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高于东部、中部地区8.1和6.6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比1-2月增速高6.9个百分点,广西、四川、内蒙古同比分别增长19.8%、19.2%、19.0%,分居全国第2至4位。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西部地区仍快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增长12.7%,分别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快6个和7.2个百分点。
从投资看,今年一季度,西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042亿元,同比增长46.2%,高于全国加总平均水平18.1个百分点,分别高于东部、中部地区26.4和11.9个百分点。 1-4月累计,西部和中部地区投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6%和35.3%,快于东部地区23.9和23.9个百分点。
从城乡消费品市场看,一至四月累计,农村市场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6.9%,高出城市2.8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的贡献率由29.4%上升到35.9%,提高6.5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发展快于城市,并呈加速增长趋势,这是多年来少有的现象,也是扩内需、促消费企盼的效果。
从区域市场看,中、西部地区零售额同比增长18.6%和18.2%,分别高于东部地区2.9和2.5个百分点。我国东部地区已进入产业升级阶段,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强劲动力,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扩大了消费规模。此外,由于中、西部地区对出口需求的依赖小于东部地区,商品市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也相对小于东部地区。从2008年东、中、西部区域消费品市场发展变化看,与上年相比,零售额增速分别为21.4%、23.1%和22.3%,同比提高4.3、4.9和4.3个百分点。从各区域市场份额看,东部地区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8.6%下降到58.3%,中、西部分别由上年的24.3%和17.1%提升到24.5%和17.2%,分别提高0.2和0.1个百分点。
从进出口数据看,一季度,西部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73.79亿美元,同比下降20.8%,降幅比全国加总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其中,进口71.27亿美元,同比下降26.6%;出口102.52亿美元,同比下降16.2%。其中3月,西部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66.56亿美元,同比下降16.3% ,单月进出口贸易增速连续4个月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是受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影响,部分原材料产品出口型企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
从以上这些数据可看出,在目前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区域增长点正在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转变,区域经济格局正在重构。在4万亿元投资的强力拉动下,继珠三角和长三角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正在发力,率先回暖的迹象明显。辽宁省的大连、沈阳,吉林省的长春和湖北省的武汉等城市,如果未来3年仍然保持GDP在15%左右的增速,将在区域结构重构中成为未来的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可以确定,这种区域结构的变化将有力地改变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对于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9.8%的年均增长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渐突出,并呈逐步扩大之势,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仅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成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挑战。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长期持续扩大所造成的现实和潜在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面对区域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国家实施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重大的区域经济政策,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即:西部提速、东北攻坚、东部保持、东西互动、拉动中部。统筹区域发展,建立和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区域经济的重构有其必然性。一是金融危机导致外需的急剧萎缩,使得以出口为主的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受到打击;二是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基建项目和工业项目为主,东部沿海地区基建项目基本完善,此次大项目投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区域。反映到GDP和投资增速度上,一季度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就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