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美国的“美元”态度与中美经济走向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6-08 11:03:00

  美国财长盖特纳访华给中美经济关系带来新的思考,很值得我们关注。从目前来看,首先是给我们带来美国政府及美联储对美元的“态度”,其次是给我们带来美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的最新“态度”。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或偏强势较为可取,这也可显示中国对人民币的“货币主权”。而这一“态度”与美国并没有很明显的冲突。

  盖特纳作为美国新政府的代表,对中国的访问中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除了敏感的政治问题外,在经济问题方面,中美贸易、美元地位和人民币汇率等,显然是主要方面。盖特纳带来新的东西,即中美能否在经济问题上达成更多的相似、甚至一致,很值得分析和思考。

  首先,盖特纳给我们带来了美国政府及美联储对美元的“态度”。次贷危机后,美元的走势与动向一直为各方十分关注,当然也是中美双方十分关心的问题。但是,在次贷危机的变化发展中,美元的走势始终令人捉摸不透。

  开始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却“导致”美元的逆势走强——自2008年9月到今年3月美元对欧元、英镑都有15%以上的升值。今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收购3000亿美元长期债券开始,美元开始不断下跌。5月的最后一周,美元指数跌至79.805,距离今年3月4日的最高点89.624已经跌去了10.95%,也创下了5个月来的最低点。但是,美元(指数)到底是继续不断走弱,还是基本见底?可能很难简单的判断。因为,美元(指数)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太复杂。但是,对今年美元(指数)走势有几方面是必须考虑的。

  一是美元(指数)与全球经济复苏的关系。有数据表明,欧元是一种顺周期货币,而美元则是逆周期货币。即欧元对美元汇率与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原油价格、标普500指数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与10年期与通胀挂钩债券(TIPS)收益率之间也存在高度的负相关关系。2001、2002年与2001年经济衰退到经济见底时的美元走势似乎就是如此。当2001年经济衰退时美元却出现了走强,而2002年初经济预期见底后,美元随即大幅下跌。当前,对全球经济是否正在见底,分歧还比较大。但值得注意的是,波罗的海货运指数、原油价格和标普500指数看似均已见底,这就意味着美元对欧元的下行空间确实仍然存在。但是,考虑到今年以来美元指数的下跌幅度,进一步跌幅应该说不会很大。

  二是美国政府、美联储对美元的“态度”。他们考虑美元的地位显然是很实际的,即美国的利益。不仅要考虑美元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而且还可能要更多地考虑美元走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我们必须明白,美国是实用主义者。美国现在和未来采取任何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从当前看,美国采取任何行为的主要目的就是提振经济,而不管是不是针对什么其它国家。因此,从美元走强对美国经济的关系看,由于今年一季度美联储局采取增加美元供应量的量化放松政策将在今年二、三季度开始发挥效用,市场将重新关注利率的相对水平而非利率变动的方向。这样,就提高了美联储局进一步调整利率的余地,美元的走势就不会完全向下。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美国不仅是一个负债大国,而且仍然需要继续增加负债。美国既不会也很难一味利用美元贬值来实施通货膨胀,将大部分负债“蒸发”掉(有许多人确实这样认为,但实际上太“明白”的便宜谁也不会轻易地“捡”),因为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由通胀演变成“滞胀”。同时,美国仍然需要美元对世界的吸引力和“需要”,就必须保持美元强大。因此,美元的走势将与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的走势密切相关。显然,盖特纳给我们不仅会带来美国政府对美元的“态度”,而且还包括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判断。无论从哪一方面(美国发行国债、经济发展、进出口等)来看,美国政府都不会放弃对美元的“控制”。尤其在经历了近来的大幅度波动之后,美元指数很可能在可控的范围内波动。这也是各国政府和央行所愿意看到的--从各国外汇储备结构和当前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考察就是如此。因此,对美元的态度还是存在达到“共识”的可能性的。

来源:人民网   作者:潘正彦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