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美国金融体系被“次贷”戳得千疮百孔,欧洲各国政府被“失业”搅得心神不宁,人们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
于是,中国领导人的每一次出访,中国政府推出的每一项救市举措,中国企业的每一笔海外收购,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被寄予更多的期盼。正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所说:“中国正向世界展示着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并且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地提升国际地位。”
G20峰会,积极开展国际对话
今年4月,在伦敦召开的20国集团(G20)峰会上,领导人纷纷将应对金融危机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更重要的是,G20提高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平等对话提供了重要平台。
全球经济数据显示,2009年,主要发达国家都已在不断恶化的金融危机中陷入衰退,而发展中国家将占到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几乎全部份额。于是,一些发达国家在G20峰会上提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应该为应对危机和全球经济复苏作出贡献,并承诺扩大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框架内的发言权。
对于国际社会抛出的“求救信号”,中国政府表现出了经济大国的非凡气度。2008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G20华盛顿峰会上提出4项金融改革措施,并再次强调了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的重要性。今年4月,胡锦涛主席率中国代表团出席G20伦敦峰会,并应允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注资400亿美元。
之后,中国便成为各国政府游说的对象。欧、美、日政要通过各种官方及非官方渠道与中国展开各个层级的对话。
对此,梅新育认为,在这轮金融危机中,各国相对实力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中国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际事务的讨论和解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