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中国道路:全球视野与历史维度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7-02 11:25:00

  北京共识:

  世界热议中国道路

  2004年5月,一位名叫乔舒亚·库珀·雷默的人写了一份研究报告,引起世界上许多政要、分析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一场以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为关键词的大讨论,在国际社会迅速传播开来。

  在这份名为“北京共识:中国是否能够成为另一种典范”的报告中,雷默描述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基本心态和主要看法,本着为西方国家出主意、想办法的立场,提出:正是中国,依靠它独特、典范而成功的发展路径,在帮助和重塑着这个世界。正是中国人走的路,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并且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雷默是美国外交委员会成员、美国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他的研究报告引发广泛关注,不是由于作者的身份,而是由于适逢其时,契合了世界希望解读中国成功之路的强烈愿望。

  无疑,世界想了解中国;不但想了解中国成功的“秘诀”,更想知道中国将向何处去?中国的成功,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2008年奥运会,为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也为世界深入了解中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随着奥运的礼花在北京夜空绽放,一些理论家更愿意把这一年定义为“中国模式年”。

  一位对中国并不友好的美国人权教授写道:当美国经济被进一步拖进房地产坏账的泥潭时,中国将会继续保持繁荣。中国的政治经济模式正在取得胜利,并且看起来是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替代模式。

  这位美国教授显然对中国的成功充满酸溜溜的感触。这种酸溜溜,并不奇怪。倒是这种心理背后,除去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心理的背景,更向世人提出了一个颇有理论意味的问题,即脱离西方的模式、西方的标准、西方的概念,世界还会不会思考,能不能思考?人类是否能够成功建构一条非西方体系的现代化之路?

  显然,这一提问具有全球性的价值。因为,迄今为止,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人们还看不到一个非西方的现代化成功范例。特别是在苏联东欧剧变、冷战结束的大背景下,历史似乎在向人类昭示:要走向现代化,就无法跨越西方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然而,中国却成了一个“例外”。

  于是,在抛弃西化话语就不会思考的那些人眼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自然便总有那么一点儿不对劲,感觉不能适应!担心、嫉妒、仇视、不甘心,不一而足。

  可是,中国的巨大成功又不能不让他们叹服!

  许多人感叹,“北京共识”正在取代“华盛顿共识”——雷默称其为“一种傲慢的历史终结的标志”。后者,已经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不信任。因为它给许多国家带来的,是并不那么美妙的结果。从拉美到非洲,到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2009年,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媒体,都在谈论所谓的“中国经验”。自然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泥沙俱下,五花八门。可是,与以往对中国的热议不同,这一次,肯定、赞许和感叹成了主流!

  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未来不确定、谁来养活中国……,这些荒诞的臆测,已经被证明,不过就是荒诞的臆测。然而,没有人出来为荒诞的臆测承担责任,似乎也无须承担责任。世界舆论仿佛也像流水一样,轮流着转圈。

  于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北京共识,这些不同的表述却同时表达着同一个意思,针对着同一个对象,蕴含着一个同样深刻的价值指向,即“中国”已经超出中国的意义,而是具有了“世界历史”的意涵。中国道路,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非西方化的现代化成功之路。它是一条富裕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之路、和平之路。

  当“中国”被赋予“世界”的意义,围绕这一话题的许多具体论断、学者们斤斤计较的各色观点,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中国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显然,“中国模式”也好,“北京共识”也罢,不过都是西方人对中国道路的解读而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议论,无疑对中国人认识自己具有参考价值。然而,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人民所走的这条路,正确的称谓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真正认清中国,还得靠中国人自己。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的权威文本有两个,一个是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一个是2008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这条成功之路的基本经验,被浓缩为“十个结合”。即:

  (一)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二)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三)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的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四)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五)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六)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七)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八)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九)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

  (十)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讲中国道路,这“十个结合”,就是中国道路的基本内涵。它是中国在过去30年的所作所为,也是中国未来发展战略的内在理路。它采用的是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语言。

  “十个结合”意味着:中国道路既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它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甚至可以更加浓缩地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这条路还具有不同于一般道路的更深刻内涵,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崭新篇章。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创造性地探索并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

  事实和逻辑如此清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探索,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阐发,凸显了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形态。

  实现现代化,是它的最终目标。

  离开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中国人的语言,任何对中国的观察和解读,终不免雾里看花、隔靴搔痒!

  历史抉择:

  中国人的必由之路

  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得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载入史册。世界上任何一个真正了解中国的人都会相信,中国的前景光明而美好。因为,中国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深深懂得,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当国际社会热议“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时候,中国人民没有头脑发热,没有忘乎所以,而是表现出高度的冷静和清醒。

  中国人不会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做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会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更不会向世界强行推销自己的发展模式,不会把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看做是非此即彼的对立物。

  中国人在成熟。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十个结合”,中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认识上更深化、把握上更深刻了。同时,在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以及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上,中国人也已经成熟。

  中国人的成熟是历史换来的。中国之所以能够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的结果,而是经过了沉重的历史磨炼,是150多年历史抉择的结果。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从那时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样从那时开始,走什么样的路、怎样走,便极为现实地摆在了中国人面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为此,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先后发动了三次伟大革命。

  第一次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第二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三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与三次革命相伴随,围绕着“中国应该走什么路”,许多人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方案和设想。

  最初,洋务派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试图在不变更大清王朝根基的前提下继续走封建皇权之路,结果,历史抛弃了他们。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发动戊戌变法运动,试图将中国引向皇权资本主义,结果,历史同样抛弃了他们。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和早期的中国国民党,试图将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社会,结果,政权被他人篡夺。民国初年,袁世凯想让帝制回炉,结果,历史把他钉在了耻辱柱上……

  改良主义的、村社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的、三民主义的、新儒家的、复古主义的、法西斯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的……中国人提出并试图尝试的“路”,委实不少,但没有一条走得通。历史没有选择它们!

  只有中国共产党,找准了中国应该走的路。那就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条路,是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

  从历史看,它是150多年中国历史不断积累、不断选择的结果;从逻辑看,它具有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一整套历史理论作支撑。

  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使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使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真正使中国实现现代化。

  这就是150多年来中国所走过并还在继续走的现代化之路!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童力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