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中道”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概念。早在儒家文明之前的《周易》,就提出了“中道”的思想,一般认为,“和谐”概念由“中道”衍生而来。“和谐中道”不是消极的妥协,也不是被动的中间道路,而是寻求积极的对立平衡,有原则地求大同、存小异。在过去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这种精神也得到了体现,从而使国家能够在一个比较稳定有序的政治环境中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
现在要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可以从西方市民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料。
我们的市民文化弱,与我们长期的农业社会文明有关系,后来又有几十年的阶级斗争文化。长时期中,以老大粗为荣,以“温良恭俭让”为耻,连一天刷两次牙都被看作是资产阶级行为,使我们本来就不很高的市民文化水准进一步降低了。其它国家里说一声“I’m sorry”的小摩擦,到我们这里可能就是互相谩骂、甚至殴斗。我今年夏天从上海乘动车组火车去无锡,感觉非常好,这样的火车已是发达国家的水准,发展中国家的火车哪有这个水准?如不信,你可以去非洲坐坐火车,或者去印度坐坐火车,再回来坐我们的动车组,你就知道什么叫天壤之别了。但第二天,我看到报纸报道,某地的动车组列车因为出现了电力故障,停车了一段时间,于是旅客就和列车员大吵起来。我坐飞机从昆明到上海,推迟了1个多小时起飞,我们的旅客非常激动,对航空小姐,讲了很多不客气的话。这些细节反映出我们人与人之间现在缺乏信任。总的说,我们的硬件上得很快,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但我们的软件跟不上,而这软件的一个关键就是市民文化。市民文化弱,社会不易和谐。
当一个社会经历翻天覆地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时候,出现不和谐现象恐怕在所难免,其他国家大变革的时候也出现类似的问题。国内现在的国学热、中国文化热,实际上也折射出我们的社会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渴望人内心的和谐,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同时也表明虽然我们的社会今天还不算十分和谐,但我们“和谐文化”的底蕴还在,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和教育把它充分激发和调动出来。与此同时,我觉得我们可以吸收西方市民文化的许多长处,来丰富我们自己的文化。
余秋雨先生讲过一个观点,中国有两类文化比较发达:一是朝廷文化,二是家庭文化,前者的特点是一个“忠”字,后者的特点是一个“孝”字,而对于朝廷和家庭之间广大社会,中国古代智者的论述不多,这两者之间需要的其实就是市民文化,就是如何对待那些既不是官员,又不是我们亲戚朋友的那个大多数。我们从小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要孩子提防陌生人,久而久之,整个社会的互信程度只会下降。欧美学校从小就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游戏、课外活动和社交活动,培养人的自信心和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的情商,这些作法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市民文化的培养也是从小就开始的:办事排队、不大声说话、女士优先、常说“谢谢”、不带功利地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我们在这些方面确实有很多地方要向别人学习。
当然发达国家的市民文化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法国人现在还会告诉你,19世纪以前,巴黎市民把小便装在桶里直接泼到街上,经常引起市民吵架。英国大作家狄更斯在他的《双城记》中写到:工业革命时候的英国贫富两极分化,富人的马车,压死了穷人的孩子,往下扔几块硬币,便扬长而去。30-40年代的时候,德国、奥地利、波兰、捷克多少普通老百姓用石块追打犹太人,砸毁他们的店铺。即使在今天,发达国家不和谐的现象也还不少:意大利小偷的猖獗、英国发疯的球迷和醉鬼、法国的北非移民暴动、纽约街头的流浪汉和令人无法恭维的地铁、瑞士公园里的吸毒者等等。但总体上,发达国家市民文化的发展比我们早很多,走在我们前面,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而且正好可以弥补我们文化中的某些不足。
建立“和谐社会”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文化中的某种泛道德化、甚至走极端的倾向。这不是我们文化的主流,但也不能忽视这种支流可能对我们事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我们充满魅力的汉语中有许多对仗的句式,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但都是把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做一种道德化的对比,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细想一下,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极端的情况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都是中间状态。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喜中有忧,忧中有喜,当然有个喜多还是忧多的问题。我们语言中的这种表述方法和儒家道德传统有关,“士不可以不弘毅”么,但是儒家传统也讲究中庸之道,要求“穷理致知”和“慎思明辨”。总之,在继承我们的文化传统时,在使用我们珠圆玉润的文字时,我们也应注意某些语言习惯可能会造成的某种思维定势,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准确判断。
英格兰民族有一个特点值得我们学习:英国人喜欢sophisticated的人,sophisticated这个词不好翻译。《英汉大词典》中把它译成“成熟老练”,可以说是相当贴近了,但这个词还包含了一些与此相关的意思,如见过世面、思维缜密、判断得体、做事讲究一个度,不情绪化,不走极端,见解深刻而全面。说一个人sophisticated,那是很高的赞扬。民主制度在英国的成功一定与英国人崇尚这种特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