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学术界潜规则凸显遏制学术腐败亟须道德和法律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7-09 15:13:00

  近年来,学术界论文抄袭、剽窃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侵占成果、申报造假的现象亦此起彼伏。浙江大学药学院论文剽窃事件发生后不久,郑州大学副院长申报职称时造假遭免职。

  不只是学生,越来越多的博士、院长纷纷深陷“抄袭门”。说白了就是为了利益,一是名誉,二是金钱。

  据《新快报》报道,广州体育学院院长许永刚所著博士论文,在2006年出版成《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一书,近日被自称是“学生家长”的网友举报存在严重抄袭:全书354页40万字中,竟然有202页约19万字为抄袭得来,被抄袭论文或刊物达44种。在该书署名中,许永刚为第一作者。早在2006年11月,许永刚就因涉嫌抄袭论文而被媒体曝光,当时涉嫌抄袭的论文题为《中国竞技体育利益格局衍变的研究》,该论文第一作者为许永刚,第二作者为王恒同,被抄袭的是一篇题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利益分析》的论文。

  有网友指出,许多大学为了抬高声誉,在相关评估“数字”上好看,会聘用一些“学术大腕”来撑“门面”。一些学者、研究人员出于个人利益,便不顾自身时间、精力的限制而多处兼职,这是受学界功利思想严重的深层次利益驱动。这些学校碍于脸面,即使东窗事发,依然“家丑不可外扬”,千方百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于是,便为学术腐败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网友“不会做饭”直言,行政监督不严,“本校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充当了学术腐败的“保护伞”。许多学校为了本校声誉、拿到科研经费等等,对学术腐败能忍则忍,能捂则捂。因此,要治理学术腐败,必须彻底铲除保护主义的温床,坚决打掉学术腐败的“保护伞”。

  如何才能遏制学术腐败?网友纷纷建议,必须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从源头上扭转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对于剽窃事件相关责任人,一定要制订相应的举报、惩罚措施,使其付出更高的心理、财力成本。

  网友“我的Roger Federer”认为,处罚不应该只是“补损”,而应该体现惩罚性,这样才有威慑力。有腐必究,严惩不贷,才是真正遏制学术腐败现象的得力措施。

  网友“只爱木木”建议,只有建立科学的学术激励机制和规范体系,真正维护知识的尊严,才能有效遏制“学术造假”这股歪风。

  另一位网友“lovetree”也认为,对于学术论文造假的防范,要多管齐下,从体制和源头上找原因,这样才能真正改“堵”为“疏”,改“惩”为“防”。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李金玲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