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全球经济不平衡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合理特点,就是收入相对较低的国家储蓄率高,而发达国家富裕人群过度消费。这两种类型的国家都应进行改革。
一般认为,中国消费太低,应该增加消费。但中国的问题还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收入分配问题有关。中国的家庭储蓄与GDP之比实际相当稳定,1992—2007年基本保持在20%上下;企业储蓄占比1992年为11.3%,2007年达22.9%,涨了1倍;同期,政府亦即公共部门储蓄占比从1992年的4.4%提高到2007年的8.1%,也上升近1倍。比较而言,政府储蓄基数相对较小,而企业储蓄大幅增长的作用更大。中国企业储蓄高,是和中国巨大的农村劳动力大军有密切关系。另外,公司部门的利润较高,缘于股权分布结构,广大劳动者只分享到较少的公司利润。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也是企业上市时要划转部分国有股给社保基金的原因。
结构调整的最优选择当然是扩大居民消费,这将直接拉动内需并降低总储蓄率。但在目前收入分配格局一时得不到显著变化的情况下,一个次优的选择是维持和扩大投资率。中国尚有一颇具潜力的投资领域是城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