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7-31 17:31:00

  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宏观政策,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首要任务,使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步发展。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消费信心坚定,消费支出稳步增长,初步实现了由投资和出口驱动转为消费驱动,以扩大内部需求推动经济平衡发展的目标。

  扩内需之“问题”——居民消费预期是基础

  按照经济学理论,消费者根据即期收入、预期的未来收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人们对未来收支的预期直接影响当前的消费水平。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我国对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多项福利保障制度的改革,传统的由政府和企业“统包”的社会福利体制被打破,而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功能的弱化导致居民未来预期支出骤然增加,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很大影响,居民储蓄用来消费的资金已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从消费性资金转入了保障性资金。这种保障性储蓄动机在一些地区甚至超过“住”、“行”而成为居民储蓄的头号动机,阻碍了居民消费结构的顺畅升级。对此政府出台了包括增加公共投资、发行长期国债、努力提高城镇中低居民的收入等一系列刺激投资和消费增长的措施,商家商品大幅降价、银行进行多次调息和各种信贷消费手段出笼。

  促进居民消费的重点在于恢复居民的消费信心,保证居民较好的消费预期。而居民消费倾向或是储蓄倾向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按照马斯洛的五个层次的需求理论,当人们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第二层需求就是安全需求。也就是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满足了第一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恰好停留在第二个层次需求——安全需求的门槛。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重要制约因素。这种情况下,只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居民预期支出的压力,才能进一步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扩内需之“经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关键

  国际经验表明,大的经济危机往往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的重要时机。上世纪30年代西方大萧条时,凯恩斯就提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增加有效需求的方法除了加大政府投资外,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很重要的途径,国家对社会福利的干预有助于增加居民的消费倾向。一是可以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缩小居民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做到居民收入提高和经济增长同步。二是可以增加居民对未来消费预期的乐观性,个人不必为失业后的生存而担心,不必为退休后的消费而建立储蓄,从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消费需求的扩大。三是可以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吸收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减弱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社会振荡、改善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和人力资源素质,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北欧多数国家以“福利国家”著称,为国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政策。从正面效应看,福利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推行,极大地刺激了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增长,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同福利国家相比,美国社会保障实行的是“多元”体制,引入了市场化机制,政府、企业、个人均分担了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障责任,使危机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经济衰退现象大大得以缓解。特别是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了宏观经济运行,增加了社会有效需求。例如,美国大部分社会福利开支是以政府转移支付形式进入低收入家庭,在贫困家庭或个人较高边际消费作用下,这些转移支付的90%以上形成了社会购买力,使美国经济不断维持了一种较高的有效需求状态。目前,我国为减小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已对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投入4万亿元巨资,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我国的这项战略性举措,为我国经济走出低谷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其中对社会保障的投资,不但改善了民生,更对提升人们的消费欲望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和消费效应,也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杨晓和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