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委坚持突出实践特色,认真分析查找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谋划科学发展思路,把上水平、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最需要取得的实效,着力破解资源危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探索一条资源型城市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2008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6%,增幅位于全省第一,创历史最好水平。
谋划科学发展思路,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我们针对资源接续不足、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层次不高、减排压力较大等问题,开展学习讨论活动,组织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鼓干劲、谋发展”。结合落实省委“八大经济区”战略部署,进一步坚定了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的信心决心,确定做强煤、焦、电、化四大基地的发展思路,制订完善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近期启动一批高起点、高效益、见效快的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中期建立资源效益型的城市发展模式,远期建成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使我市由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成为产业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综合型城市。通过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形成煤—焦炭—化工、煤—电力—建材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构筑起上下联动、左右配套、循环利用、互利共赢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经济转型。为避免出现矿竭城衰的局面,我们抓住国家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机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家具、食品、建材、机械、制药五大接续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通过大力宣传,增强全市干部群众的资源枯竭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市委作出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决定,下发接续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高标准规划建设接续产业集中区。目前,双叶家具公司、大森林集团、龙湘烟叶等企业都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规模较大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4家,年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
坚定信心克时艰,全力以赴保增长。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广泛开展“百名领导进企业,扶持企业保增长”、“千名干部下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万名党员结对子,帮助群众办实事”系列主题活动,制定一系列力促经济回暖、逆势而上的应对措施。组织开展了“增强信心、共渡难关”助企行动,保证企业不停工、不欠薪、不裁员。加大扶企力度,涉企收费实行免、减、缓政策,出台煤炭、焦化企业两费一金即征即返政策,增加1000万元的中小企业扶持资金,重奖纳税大户和招商引资有功人员1200万元。全力推进总投资200多亿元的31个重点大项目建设。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9%,增幅居全省第一。
实施惠民工程,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针对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农村公共服务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等问题,我们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全面推进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实施惠民、利民、安民工程。今年年末,全市将全面解决农村道路硬化、饮水安全、卫生所标准化和建设综合文化室等问题。加快配套制度改革,实现城乡统一的户口本、低保标准、优抚标准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打造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
(作者:中共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