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是经济大发展、生活大变样、体制大变革的60年,也是中国社会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迁的60年,从这一视角可以看到,中国人民不仅站立起来了,而且在思想观念上也大大进步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是经济大发展、生活大变样、体制大变革的60年,与之相对应,也是中国社会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迁的60年。
60年社会思想观念之变迁的两大历史阶段
新中国60年有两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一是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二是改革开放,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总体来看,前一场变革为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后一场变革为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转型创造了契机。
1、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社会思想观念的历史大转折,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替代了封建主义观念。
中国有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历史,沉积了极其厚重的传统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虽然包含着一些优秀进步的因素,但总体上是与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相适应的。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各种思想观念又对中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要求而且必然引起思想观念的大变革。政权性质和所有制关系的根本性转变,为人们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和形成新的思想观念提供了制度基础。在中国的大地上,社会主义社会替代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替代了既有的思想观念。
2、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人的精神面貌,推动了当代中国思想观念的转型。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当时的国内外客观形势以及主观认识下,中国沿用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教条式地对待了苏联模式和经典论述。不仅如此,后来在实践中还出现了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内的严重失误。这种情况给当时的思想观念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总的来说就是比较左倾、僵化和禁锢。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探寻新的社会主义模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飞跃。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的精神面貌。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初步形成。
思想观念变迁表现的四个重要方面
思想观念的涵盖非常广泛,变化非常复杂。这里不可能对每个群体的各种观念的变化都进行详细的论述,而只能对社会主流的和宏观领域的思想观念变迁,即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等方面做简要分析。
政治观念方面: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根本性的政治观念。
政治观念的核心是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新中国的成立,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根本性的政治观念。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上,也有民本观念,也有亲民观念,但是从根本上,封建统治者垄断了国家的权力,普通大众是受剥削、被压迫的阶层。那时所谓的“民”,指的是匍匐于皇权前的臣民,而不是当家作主的人民。近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观念引进中国,但这些观念具有阶级的局限性,而且从来就没有在中国落到实处。外部的帝国主义与本土的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相勾结,人民的头上又压上了新的大山。新中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确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主的民主形式,并且奠定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这些根本性的举措,使得人民当家作主不仅在名义上而且在制度上得到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渗透到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共和国,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我们的军队是人民解放军,我们的货币是人民币,我们的公检法乃至邮电、铁路、银行都冠上了人民的称谓。真可谓人民翻身解放,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