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金融领域定价机制改革刻不容缓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8-24 14:32:00

  经济结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价格问题。推进经济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不是通过行政性定价或政策干预来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而是要通过价格改革来完善市场的定价机制。对于市场失效的公共领域,政策引导的实质是为那些具有外部性的产品或产权主体不明晰的资源定价,政策引导功能最终还是应落实到价格调整功能上来。

  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对于金融领域来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改革措施应该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应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自身的市场化改革,促进金融市场自主形成价格。只有金融领域的价格体系理顺了,才能保证金融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领域,从而使得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一切试图利用金融手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制定的相关政策,都应该是一些促进相关定价机制形成并充分发挥价格调节作用的政策。

  金融领域的价格既包括股票、债券和不动产等资产类产品的价格,也包括资金使用权、外汇等资金类产品的价格;既包括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的价格,也包括因享受金融服务而支付的对价(如保费、证券承销费等);既包括一级市场价格(发行价格),也包括二级市场价格(流通价格)。金融领域最基础的定价机制包括三类:股票定价机制、利率定价机制和汇率定价机制。这三类定价机制对于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股票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平台。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高低是决定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是否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我国股票市场定价效率低下,是股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利率是资金使用权的价格。它是反映资金稀缺程度的重要指标。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

  汇率是外汇市场的价格,不仅反映外币的稀缺程度,也反映本币相对于外币的稀缺程度。对于一个大的开放经济体而言,如果汇率机制过于僵化,不但不利于国际收支保持平衡,损害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且也不利于资源在国内的优化配置。

  综上所述,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转变的重要环节,改革的重点在于金融资源和产品定价的市场化。

  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具体内容

  1.股票市场定价机制改革。

  针对目前中国A股一级市场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改革建议:

  (1)继续推进“询价制”改革,使询价对象的权利和义务更加匹配、网上和网下配售比例更加合理,逐渐扩大存量发售比例。

  (2)逐步取消“发审会”制度,变核准制为登记制,对股票发行实行报备性审核:只要求券商和拟发股公司将发股申报材料按照规定内容报送证券监管部门备案,一旦发现其中有不实内容(包括虚假内容),则后果完全由券商和拟发股公司承担,司法部门对其追究民事甚至刑事责任。股票发行只要还实行“核准制”,还由证券监管部门组织力量对发股申报材料进行审核,保荐人的责任落实就难以充分完备,股市投资者也必然或大或小地将上市公司优劣与证券监管部门的信用联系起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积极创造实行登记制所需要的条件,并适时取消“发审会”制度,真正实现中国股票发行市场按市场机制的要求运行。

  (3)进一步完善保荐人制度。保荐人制度实际上是与股票发行“登记制”相对应的制度安排,在实施保荐人制度的同时,应逐步减少“发审会”实质性审核的内容并简化实质性审核的程序,并在条件成熟时最终取消“发审会”。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范建军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