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在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网络新闻发言人”这个新角色逐渐多了起来:7月,云南省委宣传部提出将在各级政府部门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8月,广东省工商局以“广东省工商局网络发言人”的网名回复网友对韶关市工商局的质疑;9月,贵阳市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正式从幕后走上台前,进入实战演练。
在网络逐渐成为众多新闻事件第一传播点的新形势下,政府不仅要学会“与媒体打交道”,更要学会直接与庞大的网民及网络舆论打交道。“网络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与网民、网络舆论“零距离”接触的尝试,这个角色如何扮演好,值得大家关注。
“网络新闻发言人”:政府与网民“零距离”
“从网上政务公开、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到书记、市长开通热线、做客网络,尽管政府信息公开步伐不断加快,但面对的考验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多。”贵阳市政府首个“网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副秘书长曹毅说,通过网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就是要使政府与网民“零距离”接触。
现在,只要登录贵阳市政府门户网站,就能见到一个红色的新闻发布平台,包括网上新闻发布会、网络舆论监督回复和网民评论三个子栏目。
曹毅说,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旨在通过网络及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络和社会舆论。
“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而贵阳市刚刚走马上任的“发言人”就立即面对一次在建工程垮塌突发事件的“实战考验”。
这起事故发生后,贵阳市政府9月1日下午以“网络新闻发言人”名义在政府网站发出第一条信息,公布了现场救援进展情况和垮塌涵洞的业主和建设单位名称。针对网友在一些网站论坛、社区内发帖质疑,“网络新闻发言人”不断跟帖、发布信息,随后不间断发布了十余条事故救援与处理的消息。
“网络舆情”倒逼,让信息公开成为常态
贵阳市市长袁周说,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是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它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手段,体现了政府主动面对社会、公众的开放态度。
“网络舆情的变化促使政府角色改变。”袁周说,信息发布要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延伸;从单向传递向多点、动态传递转变;从定时、定量传播向网上24小时随时发布更新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