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调整成啥样
新学年开始,新教材带着油墨的飘香与广大中学生见面。近日,关于中学语文教材减少鲁迅作品一事广受关注,引发了各方的议论。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鲁迅作品调整成啥样了?
事情源于湖北媒体对于该省今年秋季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的报道。报道称:梁实秋文章首次入选、鲁迅作品明显减少、高中语文教材“变脸”。报道经过网络放大,顿时为网上、坊间所热议。
湖北省选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教材里,鲁迅的作品确有减少。其中选录的鲁迅文章从过去的5篇减少到3篇,保留了《纪念刘和珍君》、《祝福》和《拿来主义》;《药》和《为了忘却的纪念》被减掉。
随着近年来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进展,特别是新课程在全国的逐步推广,各地的教材不再是一个“面孔 ”,在“一纲多本”思想指导下,全国有多套教材并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只是其中之一。
据记者了解,江苏版的高中教材里鲁迅作品也有所减少。
于是,关于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里的调整,便成为一个社会热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人说,现在媒体所说的教材“变脸”不是今年才发生的事情,出版社早在2004年就已经依据高中新课程标准编辑了现在的教材。为什么现在大家对此热议呢?只是因为有的省份今年才开始实行高中新课程。其实许多省份数年前已经开始了高中的新课程。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今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江苏、天津、福建、浙江、安徽、辽宁10个率先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省份,开始了新课程基础上的高考。就是说,这些省份实行高中新课程至少都在3年以上。按照教育部的规划,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在2010年前全面推开,到2012年,全国内地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新课程高考。
记者翻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及其他一些出版社的初中、高中语文教材,发现几乎每册教材里都选有鲁迅的文章,有的一册里还不止一篇。毫无疑问,中学语文教材选取作品最多的作家仍是鲁迅。其中许多作品,新中国几代人都记忆犹新,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孔乙己》、《社戏》、《阿长与<山海经>》等等。
引发争议的另一个原因是梁实秋的一篇作品入选。这篇作品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选入高中新课程教材《语文必修1》。
记者仔细阅读了这篇作品,感到文章篇幅短小,而尊师感情充沛,驱使文字颇见功力,对一代大学问家梁启超的学问、言谈、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且客观不溢美、活泼又富于风趣。就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来看,都是上乘之作,可称得上经典。
除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之外,人教版的高中新课程语文必修教材最新收入篇目还包括:戴望舒的《雨巷》、霍金的《宇宙的未来》、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巴金的《小狗包弟》,古代诗歌《采薇》和《涉江芙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