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党建视野中的“力学”思想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10-01-21 13:39:00

  力,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简单来说,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物体的形变的作用,就叫作力。把自然科学中的一些有益成果和分析思维引入社会科学之中早已不是一件什么新鲜事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就曾从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合力论”思想。他在1890年9月21—22日致约·布洛赫的信中作了这样的阐述:“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8—479页)

  我们党的理论和政策中同样借鉴了不少“力学”思想。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比如“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比如“党的生机活力”,比如“理论说服力和感召力”,比如“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创新力度”,比如“形成整体合力”,比如“提高制度执行力”,等等。可以说,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都体现着力学的思想,都离不开力(合力)的作用。

  在物理学(力学)中,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时产生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几个力的合力。实际上不管我们使用了多少力和多大力,最后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物体的形变”的作用力恰恰是这些力的综合,即合力。这种合力思想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一是要有整体观念。二是重视局部作用。三是计算综合效果。

  1、动力。即正方向力。理论上讲应该有三种:一是外在的牵引力(拉力)。二是内在的动力。三是外在的推动力。外在的牵引力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理解为预设目标的引力。外在的推动力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理解为比如政策的支持或别人的帮助。这两种外在的力同样也可以转化即内化为一种内在的动力,如前者可内化为理想和信念,而后者可内化为一种激励和鞭策。

  2、压力。是一种负方向力。如思想压力,工作压力。外界施加的有,内在的也有如自卑感、不自信等。正如物理学中讲物体的运动,本身是置于一个无形却实在的“磁场”之中,这也正如一个人不论是思想还是工作,都是置身于一个社会环境(包括传统、舆论等)之中。当适应或适合这种“磁场”环境要求,就会增加一种正方向力;反之,就会变为压力,增加一种负方向力。比如我们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就要首先考虑到“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就是体现在各种力量的对比和较量上。

  3、活力。也是一种正方向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竞争产生的活力,如鲶鱼效应,也如毛主席诗词描绘的那种百舸争流的景象。另一种是一种宽松和积极的氛围造成或促成的。比如毛主席讲的,“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在这样一个环境和氛围之中,人们就比较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实际上这种活力就是一种集体环境的塑造力的内化。

  4、惯性力。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一种是正方向力。比如匀速运动中的节奏感造成的,同频共振;或者是一个运动过程的自然延续至停止。另一种则是反方向力,比如惰性力,越不干越不相干,越坐越懒,我们讲的积重难返就是这个道理。

  5、阻力。自然是一种负方向力。也包括两种,一种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即自然消耗。正如汽车的轮胎如果不与地面摩擦,就不会运转一样。另一种是障碍。有的是外在的干扰,也有的是内在的体制和机制(关系)的不畅造成的。

  在实际工作中,光考虑到以上几种力还是不够的。正如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的那样,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上述几种力主要还是考虑了力的大小,同时也需要考虑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点。而我们的党建工作首先是要考虑其大方向的,这个方向就是我们理解的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是要考虑实际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的,就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实际工作中的方向和作用点,既有我们的工作规划和设计,也有实际各种力量综合效果的“左右”,即是各种力量的博弈。即是说,这不是一个主观臆断的事情,而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实在“斗争”。过去搞革命要考虑阶级斗争的实际情形,现在搞建设、搞改革、搞发展同样要分析实际的情形,不能盲目乐观。比如我们讲的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同时,也要考虑世界发展的潮流,时代的要求,国际合作和斗争的形势。

  总之,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要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考虑各种力的作用,要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而各种力的综合效果(合力)恰恰反映着我们党和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控制力,体现着我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着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梁煜璋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