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正深入开展学习六个“为什么”活动,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行动,是新时期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的创新之举。六个“为什么”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等各个领域,关系到我们党、我们国家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坚持走什么样的道路、坚持什么样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坚持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是否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等重大问题,必将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么,当前深入学习六个“为什么”有什么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呢?
一、深入学习六个“为什么”是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的需要。
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寻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立并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政党制度和社会制度,逐步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由于我党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因此,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明显的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增强。
二、深入学习六个“为什么”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宣传“中国模式”的需要。
“中国模式”,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一系列策略,在三个方面明显区别于以新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华盛顿模式”:第一,经济模式的不同。从所有制角度看,中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从分配角度看,我们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从资源配置角度看,我们实行的是国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第二,政治模式的不同。在意识形态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在国家政体上,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搞西方的议会政治和“三权分立”。第三,在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上,坚持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下,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危机中形成鲜明对比:那些倡导“华盛顿共识”的国家在危机中都受到重创,而“中国模式”却以其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稳定、民主的渐近引起世人注目。金融危机深刻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从容应对目前的危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三、深入学习六个“为什么”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推进科学发展的需要。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够顺利发展,经济就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远如拉美、近如亚洲“四小龙”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没能绕过此阶段。目前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矛盾比较集中,主要表现在教育、医疗、就业、环境、能源等多个方面,有些矛盾表现得还比较严重。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如何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六个“为什么”的提出和学习宣传必将起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积极作用。
四、深入学习六个“为什么”是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人们的精神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反社会主义的思潮也不断涌现。意识形态问题,自己不主动表达,就会被别人表达。在面对全球危机这样有利的现实条件下,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引导力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宣传,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只有使全体人民普遍认同、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全面理解旨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六个“为什么”,才能自觉地形成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造就出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作者系中共江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新闻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