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近日宣布计划在3月下旬后的一年内着手新建两座铀浓缩工厂,同时致信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愿在本国境内用低纯度浓缩铀换取有关方面提供的核燃料。此前,伊朗宣布自主提炼出纯度为20%的浓缩铀,并宣称成为“有核国家”,国际原子能机构随即首次指责伊朗意图暗中制造核武。伊朗的强硬言行激起西方的强烈反应,美国总统奥巴马称要通过联合国对伊朗实施“最严厉制裁”,欧盟国家纷纷表态支持。
伊朗为何不惜冒着新一轮国际制裁的风险,矢志推动核计划?从主观上看,伊朗坚持认为,本国核计划具有正当性,和平利用核能是其不可剥夺的权利,也符合核不扩散相关规定。伊朗总统内贾德曾将伊核计划形容为“没有刹车的火车”。对于美国指责伊核计划威胁防核扩散,伊朗认为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美国曾积极支持并参与巴列维时期伊朗的核计划,但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的核计划却成为美国的心腹大患;就防核扩散而言,以色列早已拥有核武器,美国视而不见,却一味围堵伊朗的核计划。伊朗认定,美国防核扩散是假,削弱和打击伊朗、进一步称霸中东是真;美国用防核扩散口号“绑架”国际舆论,使各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围堵伊朗。
伊朗判定,当前美伊在中东的攻守态势已发生了有利于伊朗的变化。布什在任8年期间,美国在“大中东”地区四面出击,留下了众多的“外交负资产”:伊拉克问题积重难返;巴以和平遥遥无期;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卷土重来。伊朗认为,要解决这些中东热点问题,“西方有求于伊朗,甚于伊朗有求于西方”。美国则在政策层面陷入一种“强硬无本钱,和谈无诚意”的尴尬境地:既无力对伊朗动武,又不愿在谈判中做出实质性让步。奥巴马政府对伊核问题强调对话和外交解决,因此伊核问题一度出现缓和迹象。但奥巴马同其前任的对伊政策并无本质区别,仍是“就核论核”,只是试图通过怀柔方式迫使伊朗就范。所以,伊朗的核进程毫未松懈,“捷报”频传。
不过,伊朗的核政策从来不是一味强硬,而是一手硬、一手软。伊朗目前对奥巴马还寄予一定希望,希望能在其任内以对伊朗更有利的方式解决伊核问题。同时,伊朗国内外形势也面临很多严峻问题:去年的总统选举争端引发严重政治危机,国内经济形势也很严峻。在这种背景下,伊朗并不愿遭受新的国际制裁,因此不断展示其灵活一面。内贾德近日强调,伊朗如能从外部获得核燃料,将暂停生产较高纯度浓缩铀;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则称本国的宗教信仰认为核武器是“违禁的”,伊朗不相信核武器会带来任何好处,也不会寻求发展核武器。这些姿态都是在向西方释放缓意,但是否能打动西方,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