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10-04-14 11:29:00

  第一,西方进来的东西,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怎么判断,由谁来判断?文化取向和选择是私人权利,他人毋庸置喙。很多人说“要把中西方文化优秀的东西结合起来”,但我不结合行不行?为什么一定要结合呢?有人愿意365天穿汉服或清代旗袍,一张口就之乎者也;有人愿意全盘西化,整天西装革履,满口美式英语,犯哪家子法?

  第二,有人会说,讨论的是整个社会的文化面貌。这就牵涉到文化更新的规律了。国家与国家或民族与民族之间,真正的文化交流是没有所谓侵略的。文化的本性是自由交流、自由拓展,从长远看,任何力量都压制不了。受众人喜爱的自然会保留,令人讨厌的则被淘汰;自然发展,自然更替,多元并存,共生并育。不要把中西文化结合说得那么神秘,一个国家或一个人身上,多元文化并存,就是结合。观察一下你身边的现象,不是举目皆是中西文化并存或结合吗?

  第三,人性是共同的,世界各民族有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中国古代的道德标准是三纲五常,去掉“三纲”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普适性的。现代西方的价值观,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中国人也认同。除了违法的侵犯公民自由的内容必须收藏在博物馆,不让它继续害人外,尊重和保护一切民族的文化,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权,慢慢就会形成文化繁荣的状况。比如,上世纪80年代说穿喇叭裤、牛仔裤就是西方腐朽思想、精神污染。现在牛仔裤很多人穿,喇叭裤你叫他穿他也不穿了,这就是自由选择、自然淘汰的结果。还有,不要动不动就夸张到国家、阶级高度。有人把穿汉服说成是爱国,那国家领导人穿西装就不代表国家利益,就不爱国了?

  中国的所谓传统,是跟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当市场经济发展起来后,就不能把自然经济的思想观念固定化。诚信危机、学术腐败、贪污等问题凸显,最主要的原因是法治不健全。在中国,要将10亿多农民变成现代公民,要将1000多万官员变成守法的合格的公务员,这个过程很艰难。

  (2010年第2期《同舟共进》袁伟时答记者问曾东萍)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曾东萍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