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V型回升的韩国经济与迅速发展的中韩经贸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10-05-11 10:26:00

  在经合组织成员中,除以出口能源带动经济增长的澳大利亚之外,韩国是第一个走出金融危机的国家,而且据预测2010年韩国经济增长将在5%左右。

  韩国经济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出口,特别是向中国出口,中国已经成为韩国出口的第一市场。

  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而韩国则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韩发展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和两国人民,对东北亚的区域合作和繁荣、稳定也具有积极意义。

  韩国经济实现了V字型回升。金融危机时的2008年第四季度GDP增长与前季度相比下降5.1%,但是2009年一季度经济便出现正增长,其后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09年全年韩国经济增长0.2%。在经合组织成员中,除以出口能源带动经济增长的澳大利亚之外,韩国是第一个走出金融危机的国家,而且据预测2010年韩国经济增长将在5%左右。

  拉动韩国经济V型回升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半导体、液晶电视、手机和汽车等的出口大幅增加,2009年贸易顺差达创纪录的410亿美元。韩国主要财阀企业——三星电子、LG电子、现代汽车等的经营业绩均增长,特别是三星电子,2009年的销售额达创纪录的1168亿美元,已经超过德国的西门子和美国的摩托罗拉,成为世界IT、家电领域的最大企业。

  据报道,将于今年11月在韩国举行的G20领导人会议上,韩国将向与会领导人介绍经济发展和克服危机的经验,以扩大韩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其实韩国经济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出口,特别是向中国出口,中国已经成为韩国出口的第一市场。

  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而韩国则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韩发展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和两国人民,对东北亚的区域合作和繁荣、稳定也具有积极意义。

  新世纪以来,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具有如下特点:

  (1)贸易高速增长。新世纪以来的9年中,中韩贸易额由2001年的359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861亿美元,增长了4.2倍,在金融危机严峻的2009年贸易额也达1562亿美元。

  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特别是随着韩国企业对中国投资的增加,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增长。2001-2009年双方贸易以年均19.6%的速度增长,不仅高于同一期间韩国对外贸易年均14.1%的增长水平,也高于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年均17.4%的增长水平,更高于中日年均12.6%的增长水平。今年1-3月中韩贸易增长47.6%,高于中国与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和日本分别为35.1%、25.8%和38.2%的增长速度。

  (2)韩元持续贬值推动了韩国出口的增长。韩国货币韩元2007年曾一度升值到900韩元兑1美元,此后因韩国经常收支恶化和短期债务的急剧增加,韩元开始贬值,特别是次贷危机爆发后,韩元贬值加速,2009年3月曾贬值到1600韩元兑1美元。其后,随着经常收支的改善,韩元汇率趋于稳定。韩元的持续贬值提高了韩国的出口竞争能力,推动了韩国出口大幅增加。

  (3)六大类商品占两国贸易的比重高。中国对韩出口的六类大商品是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纺织原料及制品、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工及制品、动植物及制品,占对韩国出口总额的80%,其中贱金属及制品由原来的第四位升至第二位,纺织原料及制品由第二位降至第三位。2009年六大类商品对韩出口比2001年增长3.4倍,成为对韩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六大类商品是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塑料橡胶及制品、纺织原料及制品、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工及制品,占2001年中国从韩国进口的79.4%。但是自2003年起纺织原料及制品已被光学及医疗仪器所取代,成为我从韩国进口的第二大类商品,化工及制品也由2001年的第六位提高到第三位。2009年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六大类商品比2001年增长4倍多、占从韩进口的92.9%,比2001年增加13.5个百分点。

  两国进出口商品的发展变化表明,商品结构进一步从原料型向制成品方面转化,由低附加价值向高附加价值方向提升,两国经贸关系已经进入水平分工的新阶段。

  (4)韩国是中国贸易逆差最多的国家。据韩国方面的统计,自2003年起,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其最大的贸易顺差国,2009年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达324.6亿美元。而据中国《海关统计》,新世纪以来,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持续增加,2009年创迄今为止最高记录的488.7亿美元,是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韩国对中国等出口增加,所以日本媒体称“韩国是经合组织中最早走出了金融危机的国家” 。

  (5)中韩相互投资增加。根据韩国进出口银行统计,自2002-2007年中国已成为韩国企业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资市场,其后也一直在高水平上波动。另据中方统计,到2009年末,韩国企业对中国投资2万多项,金额达344.2亿美元,韩国也是对中国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新世纪以来的投资占60%多。韩国企业对中国投资增加原因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扩大,韩国企业在扩大出口加工型投资外,加大了针对中国国内市场销售的投资,所以近来韩国对中国出口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明显增加。

  新世纪以来,中国企业对韩国投资也有增加,但是由于韩国市场开放度不高,加之中国企业对韩国了解不够,对韩投资尚处起步阶段。

  (6)韩国财阀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开拓亚洲及中国市场获得成功。韩国的对外经贸领域基本由财阀和大企业集团所垄断,这些企业经营由老板一人说了算,所以决策迅速、行动快捷,及时进入市场获得商机。日本人惊叹“日本企业每到新市场开拓时,便会发现韩国企业已经进入那里”。

  其次,韩国企业根据投资当地的市场特点,生产适销对路、价廉物美商品,如在中国主要生产小型车,现代汽车公司2002年与北京市合作,生产“北京现代”牌轿车,已占北京出租车市场的压倒多数,既占了市场又宣传了韩国商品,可谓一举两得。

  同时,韩国企业为开拓国外市场,努力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开发人才。如三星电子公司,上世界90年代初制定了培养“地区专家制度”,每年选拔在公司工作3年以上、副科长级的200-300人,把他们派到国外一年,不安排工作,要他们彻底融入当地社会,熟悉当地文化和生活习惯,将来再派到那个国家去工作,使他们成为与该国进行经贸合作的行家里手。

  韩国政府则通过建立FTA网络等方式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对于出口依存度高达近50%的韩国来说,只有首先与其他国家建立FTA(自由贸易协定)关系,才能使企业在经贸合作中确保优势地位,使它们在国际化经营中增长国际物流、金融合作的技能。

  新世纪以来,随着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已经进入官产学研究阶段FTA的进展,双方的经贸合作也将进入新阶段。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徐长文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