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这对于我们推动苏州科学发展再上新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苏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企稳向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是也要看到,经济企稳回升不能简单等同于经济运行的根本性好转,经济结构偏重、产业层次偏低、对外依存度偏高、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环境资源约束偏紧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全面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跨越。
一是更加注重处理好持续增长与加快转型升级的关系,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加快转型升级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苏州只有不断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才能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出现复苏迹象,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积极实施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医药及生物技术、新型平板显示和智能电网产业四大跨越发展工程。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聚集资金、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着力引进对结构优化起关键和引领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做大做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地标型企业。实施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计划,重点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服务业,提升发展与城市现代化、都市化进程相匹配的高端服务业,整合发展与苏州传统优势相协调的文化旅游产业,努力把苏州打造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与上海互补的区域金融中心和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二是更加注重处理好拓展外需与扩大内需的关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苏州出口需求规模大,外商投资占有很大份额。我们继续坚持把拓展外需、提升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重中之重,牢牢把握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出口环境有所好转的机遇,继续落实好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加快“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强化开放型经济的领先优势,推动更多本土企业成长为跨国企业。积极扩大内需,加大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和县级市城区、重点镇建设。加快发展富民经济,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消费能力和水平。围绕开发区的转型升级,推进各区间的整合与联动,以更具竞争力的投资环境吸引央企和国内大企业落户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