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可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决策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10-07-12 13:58:00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首都发展的重大决策。这个决策不仅仅是北京的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建设世界城市是一项长远的、持续的、综合的系统工程,首要的任务是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

  科学界定世界城市的概念。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这是市委、市政府非常重大的一个科学表述。这个表述既准确又简洁。在这个表述中,蕴含着三个关键词:一是形态。世界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这种特殊的社会形态是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先进的发展模式,是全球化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机制;二是高端。这个高端,一方面是指资源要素高端化。世界城市是国际高端资源的配置与交易,是国际人才、国际物流、国际信息、国际技术、国际金融、国际文化的集散中心。另一方面,是指城市形态高端化。世界城市是从低端向中端再向高端形态逐步演进,或者从国家性国际城市,向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全球性国际城市逐步演进;三是国际城市。世界城市必须是国际城市。国际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在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起到关键作用或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主要节点城市。这三点既阐明了世界城市的内涵,也揭示出世界城市的本质。我建议使用这个概念。不建议使用“世界城市是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城市”的学术表述。

  二

  更加明确建设世界城市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城市首先是人的城市。世界城市也是为人服务的。建设世界城市必须依靠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这既是世界城市建设的终极价值,也是世界城市建设的奋斗目标。这个价值和目标揭示出“为了谁、依靠谁和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本质。应该把“瞄准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建设世界城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福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作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指导思想。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二是强化服务,促进合作;三是创新发展,科学借鉴;四是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五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三

  率先把朝阳区建成世界城市试验区。朝阳区是首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区。朝阳区拥有世界城市的国际基因,有基础、有优势、有条件建设世界城市试验区。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朝阳区建成“转变发展方式示范区、世界城市建设试验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和促进社会和谐模范区”的“新四区”发展战略,核心是建设世界城市试验区。这个试验区建设的如何,关系到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进程甚至成败。既然是试验区,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大胆突破,先行先试。在这个试验区内,以强化CBD功能为核心,建设国际金融总部基地、国际组织总部基地和国际传媒总部基地;以国际文化交流和多元化文化融合为导向,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交往中心;以人力资本、技术资本、消费资本为支撑,加快创新型城区建设;以国际人才为主体构建高端人力资源体系;以建设国际社区为目标全面推动社会创新和社会建设;以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转变政府职能;以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保障,加快推进全域国际化进程。这种试验不仅仅是朝阳区的事,市委、市政府要统筹规划,整体部署。试验区要给项目,也要给政策,尤其在规划、土地、产业、项目、人才方面要有特殊的、突破性的政策。

  四

  打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张牌,加快推进成立中关村新区。上海有浦东新区,天津有滨海新区,重庆有两江新区,四个直辖市中仅北京没有新区。没有新区意味着没有国家的特殊政策,意味着正在丧失发展的机遇。国务院批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内涵上讲,就是要紧紧抓住核心资源、核心技术、核心人才和核心的全球商业网络这“四个核心”要素,加快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知识产权体系和国际科技创新综合配套改革政策体系。从外延上讲,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扩大资源整合半径,打造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这“两个高端”,意味着在纵向上发展产业链,在横向上发展产业群,既有“链”又有“群”,才能形成现代产业体系。这个体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空间。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十园”的空间布局也需要重新调整,海淀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其发展空间也十分有限。因此,调整海淀、昌平、石景山行政区划,将三区合并成立中关村新区已成大势所趋。

  五

  构建京津大都会,建立以京津唐为核心的“京三角”合作机制,推进环渤海都市圈的加速崛起。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以环渤海都市圈作为腹地支撑,这既是构建世界城市区域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环渤海都市圈加速崛起的必然选择。我们在更多的时候习惯于谈京津冀,站在世界城市的高度,环渤海都市圈更适合北京世界城市区域体系的要求。推进环渤海地区繁荣和崛起,必须建立京津唐区域合作机制。唐山是环渤海地区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尤其是曹妃甸港,它的繁荣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北京、天津、唐山的区域一体化,必将意味着“京三角”地区的新崛起,必将成为加速环渤海都市圈崛起的核心力量。当务之急的是,构建京津大都会。京津大都会的关键是京津同城化。京津同城化的核心,不仅仅是建立产业合作机制,也包括区域合作机制和城市功能合作机制,尤其是交通体系一体化、流通体系一体化和金融体系一体化,甚至是体制上的融合。这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大课题。

  六

  尽快把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大决策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依赖于中国的加速崛起,必须依赖于中央的政策,必须依赖于北京与中央部委、军队、央企、院校的合作,必须依赖于周边腹地的繁荣,必须依赖于全国的支持。这“五个依赖”不是北京内部的事,而是国家和全国的事。把这些事做好、做到位,必须把北京建成世界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说,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也是国家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中国有条件建设世界城市的是香港、上海和北京。香港建设世界城市,带动泛珠三角都市圈的繁荣和崛起,辐射和影响东南亚;上海建设世界城市,带动长三角都市圈的繁荣和崛起,辐射和影响亚洲太平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带动环渤海都市圈的繁荣和崛起,辐射和影响东北亚。中国的崛起,需要世界城市的支撑。这个支撑作用在于随着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中国的世界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香港、上海还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都是国家的战略布局。

  (作者系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连玉明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