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5日至6日,来自大陆和台湾的50多名学者聚首台北,参加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和中华孔孟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儒学核心价值与普及”为主题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儒学交流研讨会”。经过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初步达成了某些共识,提出了有待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弘扬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学者面临的共同课题,儒学核心价值的探讨恰逢其时。
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两岸同胞共有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是两岸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是两岸赖以发展的价值基础。台湾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在约见大陆来访学者时特别强调:台湾与大陆共同拥有中华文化根基,弘扬中华文化,不仅可增进两岸人民的福祉,而且可贡献于世界;人类在21世纪的发展,无疑需要中华文化的文艺复兴,同时与世界多元文化以及21世纪的新思维、新思潮相结合,进而为世界文化贡献智慧。大陆代表团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钱逊强调,拥有中华文化根基的两岸中国人,都应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具有起码的温情和敬意,对儒学核心价值有所认知和认同并加以普及,唯有如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更有希望,才会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中华孔孟学会理事长李焕在书面致辞中指出:“如果我们将现代经济制度加上伦理,则经济发展一定会有更好的成就。这也是儒学对当前世界可以产生的重大贡献。”
“儒学核心价值”范畴的探讨
近些年儒学核心价值越来越受关注。本次研讨会既有对儒家核心价值的根源的探讨,又涉及儒家核心价值的主要范畴。
“仁”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仁”的范畴贯穿儒学的全部价值体系,可以称为“核心价值”;仁的本质是“以己推人”的忠恕之道,用于人际是推己及人、仁者爱人,用于政治是仁政德治、协和万邦,用于自然是仁民爱物、万物一体,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约礼入仁、敬而远之。
“道”是儒学的终极价值。反映终极关怀的终极价值可以用“道”来概括,在原始儒学中,道是人当行之道,是行为准则,表现为一系列的道德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