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由于自身存在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使它在信息时代中的巨大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我们反腐败的战斗中,一些隐藏很深的大贪官都是在网络舆论的监督下现形的,一些重大反腐败战果都离不开网络舆论的巨大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更要全面认识网络,科学地运用网络,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使它成为新形势下反腐败的又一利器。
一、网络监督是新形势下反腐工作的迫切需要
新的时代下,我们的反腐工作形势更加严峻,困难更多,更加任重而道远,一些贪污腐败分子伪装、隐藏的更深,有的甚至披着华丽的外衣,戴着耀眼的光芒,传统的反腐败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发展;而网络因其自身具有的广、快等特点以及在反腐中的现实影响,成为我们在反腐工作中必须加以注意的又一领域,必须充分发挥网络在新形势下反腐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正确、科学地认识网络,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到网络监督是新形势下反腐工作的迫切需要。一要正确认识网络反腐的必要性。传统监督形式存在着外延不够宽、范围不够广、速度不够快、影响不够大等缺点,比如,一封举报信,转来转去,查来查去,时间长不说,最后有可能转到了被举报人的手里;8小时之内,他可能中规中距,工作成绩突出,清正廉洁,但是8小时之外,他是个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传统监督也涉及不到。而网络由于它自身具有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等自身特点,使它具有传统监督不可比及的优势,虽然它的对象是众多网民,所提所议代表个人意见、一家之言,有的且有空穴来风之嫌,但是他们来源于生活,出自于社会,也代表着一个广泛的群体,尽管有的是个人一时的牢骚话、粗语、怪话等,但因为他们的接触范围广,有的就和腐败分子生活居住在一起,对于这些人8小时以外的一言一行以及所作所为,我们没有办法去看到,可他们却看得一清二楚,心里一肚子明白,可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让他们去通过传统的监督渠道反映问题,也许他们宁可不说,他们害怕说到最后说到被举报人的手里,以后会有小鞋穿,甚至遭受到打击报复,这就是为什么明明纪检监察机关在已经掌握了一些情况的基础上去调查走访时,一些人,甚至是一些具体受害者都吞吞吐吐,不敢直言。而在网上,举报者可以隐身,可以直说,也可以点到为止,可以放心去说,没有什么顾忌,而且它的传播速度快,很快就能传遍大江南北,人人皆知;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关心,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一石激起千层浪,起到传统监督不可想象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反腐的必要性,要正确、积极运用网络在反腐工作中的作用。二要清醒看到网络反腐的有效性。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一些新生事物总会有一个认识过程,一时很难接受,往往满足于传统的东西,特别是对网上的东西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认为网上的东西低俗、不可信。当然,网上也确有一些低俗的东西,但是这个群体大多数是好的,他们寄希望于网络反映他们的问题和心声,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公正地对待。网络监督已经成为反腐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而且它的有效力和影响力已经越来越明显。南京原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因为“查处降价开发商”的言论而在网上遭到人肉搜索,最终被查出贪污腐败的事实。某地出国考察团巨额考察费用被网民把帐单在网上公布,有的尽管这样解释那样解释,但还是难以自圆其说,让人一看就觉得里面有问题、有猫腻、有腐败,就像孔雀开屏开得再好看也露出它那丑陋的生殖器官。眼下在网上疯传的广西烟草专卖局销售处处长韩峰就是因为他的一些性爱日记被人放到了网上而暴露出他的贪官面目。这些人原本身居要职,在上级领导的眼里,他们可能是被培养的对象,有被提拔的希望;在同事的眼里,他们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也干出了一些成绩,是个好领导;在妻儿的眼里,他们是好丈夫、好父亲,如果不是网上被举报,单凭传统的监督形式是很难发现这些隐藏很深的大贪官的。时下一些拆迁、上访等问题如果不是借助网络舆论的威力,是很难得到解决问题的。所有的这些问题在网络舆论面前显得不勘一击,因为把理摆到大家的面前,谁对谁亏自然一清二楚。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清网络反腐的有效性,正确、科学运用好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使网络监督更加普遍地应用到我们的反腐工作中去,更加充分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巨大作用。这里,我想特别要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怕动手,怕用电脑,有的甚至就不会操作电脑,办公桌上也配备了电脑,就只是一种摆设。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年龄多大,都要学会操作和运用电脑,能独立地在电脑上进行操作,这必将对我们的工作大有益处。
二、网络监督是传统反腐形式的有效创新
传统监督存在的不足,使网络监督成为它的有效补充,可以说是监督历史上的一次创新,传统意义上的监督也存在部分官员的地方保护主义,少数官员只看到当事人的能力和实绩,认为成大事不拘小节,对官员的8小时之外的事情不闻不问,甚至是视而不见,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本来政绩不错的官员在得到提拔后不久就出现了问题,被带“病”提拔;而网络监督则将官员的8小时之外的生活交给了群众监管,真正实现了8小时之内和8小时之外的有效结合,因而说它是传统反腐形式的有效创新。一要加强网络管理。要正确、充分地运用好网络监督的作用,首要的是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上网的人因为多种多样,层次不齐,文化水平和人员素质也不一样,有的能做到文明上网,有的则不怎么文明,甚至脏话、粗话不堪入耳,因此,网上的东西存在真伪,既可信也不太可信,也有空穴来风之嫌,也有民间的胡乱猜疑,这就需要我们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要明确专人对网络的监管和维护,定时定期对网络进行审查,对一些脏话、粗话等涉及到人身攻击的不文明的东西及时进行清理,也要研究出台一些制度、规定、办法,对这些不文明上网行为进行整治、规范;对一些群众的网上举报线索不管是空穴来风也好,也不管是民间胡乱猜测也好,都要进行及时收集,加以研究,顺藤摸瓜,从而发现问题,抓住腐败官员的小辫子,找到腐败官员的腐败证据。二要实行网络问政。要及时地把官员的个人学习、工作、家庭、生活、财产等情况公布到网上,特别是涉及到个人升迁、政绩实绩等情况要通过网络及时向群众公布,实行透明政务、阳光政务,自觉、主动、广泛地接受广大群众的网上监督,就能得到有效地监督。一些官员在8小时之内装模作样,正襟危坐,目不斜视,装得像个正人君子;在台上大谈特谈如何如何反对腐败,高谈阔论腐败现象;可到了台下、在8小时之外又像换了一个人,在台下、8小时之外像“流氓”、“地痞”、“嫖客”,他们公款吃喝、贪污受贿、包养情人、嫖娼狎妓、横行一方等,如前些时候网络上盛传的湖北官员邓大贵在浴室被小姐刺死,烟草局局长的“日记门”事件等,这些腐败问题在传统监督形式下往往被一些领导人忽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群众的举报信如泥牛入海无了综影,在左等右等的情况下,被举报的人可能已经被提拔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做官了,这就造成了8小时之外的监管“真空”问题。实行网络问政,将监督权交给群众,使官员们的8小时之内与8小时之外得到了紧密地结合,才不会出现传统监督形式上的监督盲区,有利于官员们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不断把工作做实做好。对官员的政绩,群众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问政,包括对具体的内容、进展、财务、细节等进行责询,官员们要对群众的问题进行及时地答复,直到群众满意为止。群众通过网上参与,可以实名监督,也可以匿名反映问题,使问题及时地被大多数群众知晓,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关注,也不需要害怕被被举报者知道和打击报复。三要创新民主监督方式。过去以往的民主监督方式主要是靠群众面对面地批评、不记名的投票等来实现的,过程繁琐,周期太长,效果不够明显,这种民主实际上给群众的空间是不够大的,群众碍于多种因素,往往难以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更有的人是看着别人的眼色、关系来做出自己的选择,也有的人是人去亦去,人家怎么说怎么好,人家投谁的票他就跟着投谁的票,人家说谁好他就说谁好,人家说谁不好他也跟着说谁不好。这样,对民主监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束缚。因此,要创新民主监督方式,要让人们多种渠道、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言论、看法,把自己所知道的、所看到的、所了解的都能在网上说出来,要通过开设网上论坛、建群qq聊天室等多种方式,加大8小时之内与8小时之外的监督力度,让老人、小孩、中青年等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参与到网上监督中来。一些地方的政府网站在这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好的,群众可以在上面就各方面的问题进行自由评论,涉及到的政府职能部门也能进行及时的政策说明和反馈整改结果。还有一些人表示,过去自己有一些问题想反映不知道上哪去反映,也害怕被别人知道,现在好了,只要坐在家里,轻轻地一上网,就能把自己想反映的情况说出去,并能有好的效应和结果。
三、制度化是网络反腐的可靠保证
作为网络,它是一种虚拟的世界,它涉及的方面太多,通过制度化来保证网络监督的系统化、常态化是必然的要求。一方面,要用制度为网络反腐创造条件。要及时出台一系列的网络反腐的规章、制度,明确网络职责、要求、内容等,用制度规范网络行为,用制度保证网络监督,也就是说在制度的约束下规范人们的上网行为,使人们的上网行为能够更加健康、更加文明,一些粗暴的、难听的话以及一些胡说乱说的话能够在网上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健康的、文明的语言,让人们在网上有一块清新的空间;同时,用制度保证反腐形式的系统化,使它能够链接好,不断链,不掉链,使网络监督成为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渠道,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途经,主动回应社会的关切,而不能网上已经开始议论、传播开来,我们的有关部门却还不知道,甚至还没反映过来,这样,就是一种失职,就是对民意的一种失察,容易使群众不相信政府,使政府在群众中失去公信力。另一方面,要坚持网络反腐的正常化。我们现在做什么事情,不是制度不够完善,不够健全,而是人们在经历了一个过程、一段时间后就放松了,不能够持久开展下去,许多时候,一件事情刚刚开始没多久,便没有了声息,听不到了声音,使群众失去了信心,把好事变成了坏事,甚至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要坚持网络反腐的正常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也不能放松网络监督,要进一步强化对网络监督工作的领导,分清责任,包干负责,不能抓一阵紧一阵,抓一时停一时;要加大网络硬件投入、资金投入、网络监督队伍的建设力度;要定期分析网络监督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情况,要坚持把体制内监督与体制外监督、8小时内监督与8小时外监督、传统监督形式与网络监督形式等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我们的网络监督水平,更好地发挥网络监督在反腐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作者为中共江苏省金湖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