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抗日战争,不能不提到张学良。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共同发动了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这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两党从此走上了合作抗日的道路,举国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不过,张学良也因此被蒋介石囚禁达数十年之久。
在张学良被囚禁的几十年中,以在贵州的几年最为不幸。1938年11月住进修文县阳明洞后,因缺乏思想准备,张学良在精神上一度极为痛苦。以后,又辗转几地,直到1946年11月经重庆迁往台湾。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鲁迅的著作在精神上给了张学良很大的刺激和鼓舞,以至于他曾打算要全面研究鲁迅的思想。虽然张学良最终并没有对鲁迅的思想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但仔细体会鲁迅著作对张学良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张学良为何会发动西安事变或许有所帮助,对于我们理解抗日战争那段历史也会有所启发。
张学良究竟何时对鲁迅的著作发生兴趣,至今尚无人提及。就目前所知,他至晚在1941年就已经在阅读鲁迅的著作。使他对鲁迅产生浓厚兴趣的,是何凝编的《鲁迅杂感选集》。1941年10月27日,张学良在日记中写道:“读何凝编的《鲁迅杂感选集》,感觉有些生气,同时感觉着鲁迅死得太可惜了!可是他的文字,活气生生的,活跃于纸上,字字句句,侵入你的骨髓,振荡你的神精;我从来不惧怕什么的,可是在鲁迅文字之前,我有点发抖了,一方面是惭愧,一方面是热血沸升,好像鲁迅枯脸,显于我的面前。那末,可以说——确是得说他是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