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维扬区是江苏省“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范围”试点单位,今年9月在全区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所有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进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坚持全领域覆盖、全过程差额、全方位公开,通过多形式公推、一票制直选,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实现了组织意图、党员意志和群众意愿的有机统一。
一、把宣传发动贯穿始终,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热情。
此次公推直选涉及276家单位、472个基层党组织,深入持久地宣传发动,引导党员群众积极支持、广泛参与,是做好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的基础。我区注重把宣传发动贯穿公推直选全过程,充分利用动员会议、宣传标语、电话短信等途径,大力宣传公推直选工作的重要意义、具体要求和工作程序;同时发挥“民情日记”、“党建联席会”等载体作用,走门入户,拜访老党员、老干部、驻地单位代表等,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使公推直选工作成为凝聚各方共识、深化基层民主的过程。引导党员群众直接参与提名候选人、评议候选人、询问候选人等环节,增强推选过程的公开透明,确保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
二、把群众参与贯穿始终,提升领导班子公信力。
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最为紧密,选什么样的带头人,党员群众都十分关注。群众知晓的越广泛、参与的越充分,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公信力、影响力就越强。公推直选过程中,我区注重邀请群众全程参与,制定方案时请群众提意见,报名时请群众提名候选人,测评时请群众投信任票,竞聘时请群众对候选人提问,选举时请群众列席监督,选举结束时请群众做满意度测评,真正选出群众心目中的“当家人”。公推直选全程有15247人次党员和11043人次群众代表参加,尤其是党员大会,平均参会率达到了92.8%,极大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把差额遴选贯穿始终,确保公平公正竞争择优。
差额选举是选举人充分表达民主意志的重要形式。我区坚持程序民主与竞争择优相结合,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和范围,不仅在正式选举中直接扩大候选人差额比例,而且将一次差额转变为逐级差额,即差额测评、差额考察、差额选举;将党组织委员会成员差额扩展到书记、副书记、委员全体差额。民主测评是汇集党员群众民主意愿、差额遴选候选人的关键环节。全体党员、群众代表直接对候选人进行具体职位投票,测评结果当场公布,原则上党员推荐票、群众信任票累计得票数不足1/3的候选人不能进入组织考察环节,增强了民主评议的科学化水平。在44个村、社区候选人民主测评中,共有3512名党员、2675名群众对521名报名人选进行了民主推荐和信任投票,产生初步人选326人,平均得票率为88.4%,另有195人因得票不高被淘汰。
四、把公开透明贯穿始终,全程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程序的公开公正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公推直选过程中,我区坚持全程进行公示,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畅通党员群众表达利益诉求,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工作氛围。注重事前公开,如领导班子成员任职条件、职位职数和产生办法,提名会、民主测评会、党员选举会的相关事宜,党员大会不列入应到会党员人数等等,都提前发布,广而告之,让党员群众知情参与;注重当场公示,对党员群众每轮投票的方式方法、候选人得票情况等现场公布,不暗箱操作,尊重选举意志;注重及时公布,对候选人报名人选、初步人选、预备人选、当选人员等,都及时公布,接受监督。整个公推直选工作在全体党员和群众的全程监督下规范、有序推进。
五、把创新创优贯穿始终,打造公推直选“维扬特色”。
科学总结探索实践,着力在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上求突破,打造公推直选“维扬特色”。首先,从程序设计的科学性看,明确3次会议、6个阶段、9个公告的具体要求,使公推直选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中报名人选的产生,根据党组织类型、党员人数、党建工作基础等因素,拟定了全员、提名和举荐方式等三种方式,从源头上保证选举的民主性和竞争性。其次,从民主推选的有效性看,对民主测评的参与主体、遴选办法等进一步细化,除介绍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外,还增加了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内容,加深党员群众对候选人的直接了解。党员大会上,所有预备人选竞职演说,现场接受党员群众询问,使党员更好地知情比较,最大限度减少投票的盲目性。此外,从选举方式的纯粹性看,将选择权充分交给每位党员,正式选票上候选人均不明确具体推荐职位,党员可以对每位候选人投书记、副书记、委员的赞成票、反对票、弃权票和另选他人,计票方式由高职位向低职位累计,直至当选,最大限度地体现选举的直接性,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扬州市维扬区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