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个人浅议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10-12-15 13:07:00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要创新。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整体合力。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要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这为反腐倡廉教育指明了方向。廉政文化是文化建设和廉政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催生出的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廉政文化是文化大概念的一个分支,寓于文化的大环境中,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我们认为,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其内涵可分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包括廉政的认知程度、廉政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等;二是制度层,包括廉洁从政的规章制度、行为习惯等;三是物质层,包括廉政教育场所、廉政主题公园、廉政文化景观等。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是以培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为宗旨,以倡导廉洁奉公、弘扬清风正气为主要内容,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目的,其核心是党员干部的价值观,表现为为民谋利的宗旨观、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廉政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既抽象又具体,既无形又有形,看似可有可无,其实极其重要。廉政文化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廉政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可以提升思想境界。廉政文化是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社会属性,对社会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廉政文化一旦形成,其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观、道德准则,就会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廉政文化借助文学艺术、广播、电视、电影、杂志等媒介工具,弘扬主旋律,鼓舞和凝聚人心,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基础性的舆论导向作用。

     2、廉政文化具有凝聚作用,可以形成共同理念。廉政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而是一种文化体系,一种廉政理念,它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培养,从而以相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在不同层次上使广大党员干部联系起来、聚集起来,使整个队伍因同一的文化渊源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的凝聚力量。这对于规范从政行为,引导领导干部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发挥党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3、廉政文化具有实践作用,可以产生辐射效应。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有什么样的内在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廉政实践。廉政文化的目的就在于弘扬一种精神、一种理念,通过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培育,树立党员干部正确的人生信仰和执政理念,进而内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准绳,自觉进行廉政行为方面的实践。廉政文化一旦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将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辐射作用,从微观层面来讲,可以使社会公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增进了解,产生亲和力;从宏观层面来讲,将对中国的先进文化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4、廉政文化具有约束作用,可以促进行为自律。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需要多种社会因素以及各种政治因素的合力作用,而廉政文化便是其中一种无形的力量。廉政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控制手段,虽然没有明文的规章制度,但可通过一系列为人们所接受的价值观念来约束和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指导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违反了观念的价值准则,廉政文化的软性控制就会发生作用,对自己的行为自动加以纠正,从而促进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

  二、为什么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首先,从全局上说,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中央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的重要措施。预防腐败,首先要抓“制度反腐”,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同时也要抓“文化反腐”,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可能更为广泛、更为持久。从很大意义上说,党风廉政建设也是先进文化建设,反腐败斗争就是用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斗争。只有拓宽视野,提高层次,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上下功夫,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之,如果不注重廉政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会因为缺乏先进文化的支撑,而失去应有的战斗力量和积极作用,也会影响“制度反腐”的效果。

     其次,从实践上说,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薄弱环节的重要途径。现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存在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是教育工作不扎实。之所以出现教育工作不扎实问题,从深层次分析,廉政文化建设薄弱是一个重要原因。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丰富和深化反腐倡廉教育的内涵,不断拓宽教育领域,提高教育效果。

  第三,从理论上说,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廉政文化思想。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走民主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提出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胡锦涛同志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和廉政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

  三、怎样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首要是把握思想性。廉政文化必须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政治性,突出廉政主题,把我们党提倡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两个务必”、“八荣八耻”以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要求,并通过文化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榜样和示范引导作用,把廉政思想扎根在全社会,扎根在党员干部的灵魂深处,从而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是把握艺术性。廉政文化就是要发挥文化特有的艺术感染力,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不能以死板的说教面孔出现,如陈毅的一首诗中说:“手莫伸,汝言惧捉手不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人民咫尺手自缩。”一首诗的影响可能要比填鸭式的强行灌输大很多。廉政文化正是张扬这样一种温馨式、充满人情味、体现人性化的软性教育,要打造一批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品位的廉政文化精品,这样才能吸引人、感染人、鼓励人,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充分体现廉政文化的艺术魅力。

    第三是把握创新性。要不断创新廉政文化的载体,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多种载体,利用各种文化艺术场馆和设施,经常性地举办廉政展览、讲座、报告会,播放廉政影视作品,组织廉政文艺演出,提供廉政图书资料等,提高廉政文化活动的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干部群众乐于接受,易于入脑入心。要不断创新廉政文化的内容,赋予廉政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不断适应新时期反腐倡廉形势以及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倡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公平公正、效率诚信和民主法制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观念、新道德、新风尚,使廉政文化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第四是把握传承性。我们在强调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中华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要以扬弃的精神,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精神,做到古为今用。《论语·学而》中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一个人要日日反思行为,检点作风,及时发现不足与错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与我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唐太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执政理念,岳母的“精忠报国”、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已成为千百年来崇尚廉洁的有志之士的座右铭,而宋朝铁面无私的包拯、明朝刚正不阿的海瑞、清朝无私无畏的于成龙也都是中华民族廉洁从政的榜样和符号。

  第五是把握特色性。廉政文化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具有针对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注重把廉政文化与地方文化、行业文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地方特色、行业特色,也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使廉政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

  综上所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需要赋予廉政的内容,廉政建设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作者为金湖县交通局副局长、航道站站长)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李小平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