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江苏聚焦 > 基层党员冬训 > 正文
泰州理论故事会:讲好理论故事 传播好党的声音
2017-02-15 14:08:00  来源:苏萱礼

引言

一直以来,在理论宣传教育尤其是面向基层听众的理论宣传教育中,存在着“两张皮”、“空对空”的现象,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台上讲的人照本宣科、囫囵吞枣,台下听的人则云里雾里,不知其所以然。针对这种困境,泰州市委宣传部经过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思考,创新推出了“理论故事会”活动,采取以“事”说理、依“案”释理、举“例”明理的方法,促进党的创新理论走向大众,入脑入心,力求让复杂高深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破解“讲的不好讲,听的不愿听”的尴尬,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来自各阶层的“理论故事大王”们用生活化的语言,说群众身边的人物、故事,将理论政策等内容转化为通俗化的道理,使理论宣讲走下“神坛”,走入寻常百姓家。

  故事紧扣理论,宣讲悄入心田

“在与滇池一箭之遥的翠湖,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来自靖江市文化馆的黄铭通过“老人与海鸥”的故事,精彩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深刻道理。他讲述道,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位头发银白的老人节衣缩食,用微薄的退休金喂养着像他儿女一样的海鸥们,这些海鸥也精灵般地与老人心灵相应。1995年老人病逝,一群群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长时间为老人送行……

“谁说动物无情?人间存大爱,万物有灵性。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如果我们危害了自然,也就危害了人类自身。”黄铭讲述的这个故事,直让台下的观众为之唏嘘不已。

这是发生在2015年10月16日全市“理论故事大赛”决赛上的一个场景。当天共有21名选手参加角逐,精彩演绎了一个个古今中外的理论故事,现场观众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此次大赛是泰州市开展的“理论故事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赛对象包括全市基层党员干部、普通群众。经过层层选拔,21名选手最终晋级决赛。这些晋级选手既有机关、街道、社区等的工作人员,还有本土相声社社长、私营企业主、派出所调解员等基层群众,其中不乏“民间故事大王”、“草根铁嘴”、“百姓辩手”的身影。

  陈蕾,是名“70后”,现任靖江文化馆党支部书记,演讲实力非常了得,多次在省市各类演讲、朗诵比赛中获得金奖。“这天,一身米黄绫子短装的‘珠宝大王’裴老板,吃罢早点,捋了捋那带有标志性的山羊胡子,踱着方步,摇着金丝折扇,来到了自家的珠宝店。”陈蕾甫一亮相就“镇住了场子”。仪表端庄的她,模仿惟妙惟肖,演绎声情并茂,将南宋绍兴十年杭州城“珠宝大王”裴老板化危为机的故事娓娓道来。

小故事,包含大道理。“化危为机”的故事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我们面对的风险和挑战日益严峻,需要应对的困难和矛盾层出不穷,如何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如何在困难和风险之中捕捉机遇,如何把不利因素转化成有利因素,是经济发展新阶段一道严峻的考题。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危险都蕴藏着机遇,而且风险愈重机遇愈大,科学决策能够逢凶化吉,把握大势可以转危为机。凭借精彩的演绎,陈蕾获得评委一致认可,最终拔得头筹。

杨东平是位私营企业主,也是泰州有名的“草根铁嘴”,曾被评为市首届“十大百姓名嘴”、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一上场,杨东平不落俗套,大大方方端坐在条桌后,抡起惊堂木,“啪”的一声,“古今中外故事多,帝王平民皆蹉跎;欲辩明理是与非,留与后人来评说。”一段抑扬顿挫的开场白过后,《虢国夫人与威廉皇帝》的评书随后上演:“……众所周知,‘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保障。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跨越国界、穿越时空,讲讲关乎法律尊严以及公平正义的古今中外事……”杨东平声音洪亮,顿挫迟疾,精彩演绎直让台下观众沉醉其中。

一袭青色长袍,年仅26岁的张海杰一亮相,颇有一番相声大师的“范儿”。尽管年纪不大,但张海杰自主创业,已是海陵区泰可乐相声社的社长。“理论宣讲,形式就是要不拘一格,集说学逗唱于一体的相声艺术,更是理论宣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形式。”张海杰说。 决赛时一身“范儿”的张海杰,走的是“怀旧”路线,把自创的“泰可乐相声社”搬到了大赛现场,以古喻今,纵论古今,一段段相声逗乐顺手拈来,赢来了现场阵阵笑声。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陈蕾等10名选手获得泰州市“理论故事大王”称号,11名选手获得“理论故事大王”提名。

此次“理论故事大赛”主题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及“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以讲理论故事为具体形式,力求用群众语言讲理论、说形势、议是非,通过群众身边人、身边事来析事明理、解疑释惑。

  坚持问题导向,“倒逼”宣讲创新

其实,“理论故事会”这一创新举措是被当前基层理论宣传教育的各种尴尬现状“倒逼”出来的。

2014年底至2015年春,泰州组织全市20多万基层党员干部开展冬训活动,通过深入三市四区街道、乡镇、村居和社区的广泛调研、座谈和走访,发现基层理论宣传教育存在四个问题:

一是“沙滩流水不到头”的问题。基层部分地区和部门在理论宣传教育中存在着“上头重视,中间忽视,下面轻视”的现象;理论宣传教育活动面向党政机关多,面向基层单位少;理论工作者之间的内部交流多,面向老百姓直接打交道少。理论宣传教育活动虽然搞了不少,但往往“热在上头,温在中间,凉在下面”,理论甘露滋润不到基层群众的心田。泰兴市珊瑚镇新桥村的基层干部直白地说,“理论学习是上边的事,我们下边只管干”。

二是“雨过地皮湿”的问题。有的地区和单位组织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只求表面轰轰烈烈,不重实际效果。一些地区和单位往往把理论宣传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听报告、读报纸、念文件,习惯于“大水漫灌式”,以为听了、念了、传达了,就是做好了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结果常常是“串皮不入内,雨过地皮湿”。不同程度地存在“走过场”、应付差事,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有意无意回避社会现实矛盾,回避舆论焦点问题,回避群众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等现象。

三是“上下一般粗”的问题。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有的地方理论宣传教育不分层次,不看对象,大而化之、笼而统之,“规定动作”多,“自选动作”少。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回答还不够科学,群众听不懂,不想听,不愿听、坐不住。不少地方的理论宣传教育务虚性太强,不切实际,上下一般粗地往下灌,使大道理成了空泛、生硬、僵化的教条,导致一些人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心理。调查中不少群众反映,宣讲报告内容虽好,但是“记不住,更用不上”。

四是“清水煮豆腐”的问题。与社会节奏变快、社会思潮多元化、传播手段迅猛发展等大趋势相比较,基层理论宣传教育陷入“两张皮”、“空对空”的困境,理论宣讲手段乏味无趣,表达方式陈腐苍白,毫无群众语言的魅力,缺乏鲜活的生命力。不少地区宣讲搞得“味同嚼蜡”,空洞无物、套话连篇,无精打采、目中无神,通篇充斥着理论和概况,却没有与感人故事、鲜活人物、通俗话语和感性场景进行有机融合,导致了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不畅通,无法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此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我们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惑所盼,搞清群众需要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宣讲报告,以此确定和调整工作重心。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对理论宣讲进行一次大胆的创新,充分发挥讲故事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贴近生活,更具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的优势,推出“理论故事会”活动,用 “讲故事”来具象、生动地阐释抽象、深刻的理论,着力拆除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篱笆墙”。

来源:苏萱礼   作者:泰州市委宣传部   编辑:韦轶婷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