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全会精神宣讲·思政一课 > 正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夏海燕:从高频词把握五中全会精神
2020-12-16 16:30:00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应对变局、开辟新局的顶层设计,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全局意义、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即日起推出“全会精神宣讲·思政一课”特别策划,邀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老师“同上一堂思政课”,积极推动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课堂、到基层。

下面让我们走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夏海燕的课堂,听她讲一讲《从高频词把握五中全会精神》。

问:夏教授您好!在您看来,应当如何理解把握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五中全会部署?

答: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认为理解把握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五中全会部署,首先要深刻理解一个表述——“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刻领会什么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我国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敏感、特殊的国际大背景,可以抓住七个高频词来把握全会的远景目标、主要目标和具体举措。

问:您提到的七个高频词具体作何理解?

答:词频是文本在语言形式上的特征,出现频率高的词往往能反映文本的内容主旨,党和政府的正式文件中出现的词汇特别是反复出现的高频词,其实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方向,是接下来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立脚点。五中全会公报中一共有7个出现了10次以上的高频词——72次之多的“发展”、66次的“新”、33次的“全面”、29次的“坚持”,23次的“人民”,17次的“改革”,14次的“加快”。

问:请您举例谈谈如何立足于高频词来理解把握五中全会精神?

答:以“人民”这个高频词为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呢?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共同决定的。

党的性质是指一个政党本身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表现,它决定着党的组织及党的全部活动的方向。十九大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当中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先锋队的性质决定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目标,必须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这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的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另一方面,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除了忠实地代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还是人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单独列出,这是一份面向人民的庄重承诺,也是一种面向世界的公开保证。它预示着:“人民”是不变的价值指向,“为人民”是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民性”是永恒的价值底色。它昭示着:只要党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会把他放在心中,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其事业必然取得不断胜利的根本。

问:您觉得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如何践行五中全会精神?

答:通过这些高频词,我们发现,从“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中全会所提出的每一个目标,都可以成为青年学生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钻研方向。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增强自身本领也是参与到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中的一种方式,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当代大学生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更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时代重任,在激扬青春、放飞梦想、服务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一代芳华!(对话记者: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 王心婷)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