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期两个月的江苏师范大学“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学生党员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圆满结束,线上无记名满意度测评显示:98.41%的学生党员对此次主题教育活动非常满意或较满意;98.14%的学生党员表示增强了党性修养,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99.15%的学生党员认为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综合素质有提升或较大提升。
本次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为何能有如此大的反响?近年来江苏师范大学党委重视学生党员主题教育,善用“四小”,创新红色教育,化有形为无形,有声为无声,打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小课堂”诠释“大精神”
参加中共一大的十三位代表,他们有着怎样人生轨迹?
在淮海战役当中,国民党投入的兵力是80万,共产党投入的兵力是60万,为什么共产党能够以少胜多,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在座的学生党员,在疫情期间做过志愿服务的请举手,大家知道全国有多少支医疗队驰援湖北吗?
在一连串设问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完全被老师吸引。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开启宣讲,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接力跟讲红船精神、抗疫精神、淮海战役精神和王杰精神等,以深厚的理论功底、真切的家国情怀,用心用情做好信仰的传递者。除了集中宣讲课堂,学院党委也相继推出红色精神接力微课堂,二级学院智慧教育学院的智慧青年思享汇、地测学院的青年领航班、传媒学院的光影公益课,一节节“小课堂”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一个个熠熠生辉的“精神坐标”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学生党员收获了精神滋养、汲取了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传承红色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小课堂’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党员行动起来,让红色基因扎根铸魂。”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孟召学说。
“小作坊”对话“大人物”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朱德曾说,我可以回到军阀部队中,成就功名利禄,但我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所以,我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贺龙元帅还不是党员时,便响应党的号召率部队参加南昌起义,一生近 70次申请入党,虽多次被拒绝,依然矢志不渝。”
在“心路历程——革命前辈的入党故事汇”党建工作坊上,多位校党委机关部门负责人和学院书记以访谈的形式,生动讲述着革命前辈的入党故事,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入党前后的感想、感受、感悟。入党不分先后,心中有党,随时都要听从党的召唤,入党的路上没有一帆风顺,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越是困难越要接受党的考验。一个个光辉的名字,一颗颗坚定向党的心,一件件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在“小作坊”里酝酿挖掘诞生。
“这是一次与‘大人物’深刻的对话,也是一次灵魂的拷问。当我们的入党动机功利化时,对照革命前辈的入党为了什么,我们初心再次净化。申请入党一次两次受挫,和贺龙元帅70余次申请入党被拒相比,这又算什么。”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学生党员金祚锋感慨。
“小节目”演绎“大情怀”
从革命烈士夫妇——周文雍与陈铁军在刑场上完成婚礼的悲壮爱情,到淮海战场支前民工唐和恩用一根竹竿镌刻支前所经过的88个村镇路线的鱼水情深;从新中国第一代核试验科技人员林俊德深藏大漠52载,把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也献给了祖国的赤子之情,到扶贫路上北师大毕业生黄文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在讲红色故事比赛中,学生党员诉说着苦难辉煌的峥嵘岁月,表达着作为时代新人勇担重任、勇毅前行的决心。在红色主题教育期间,红色歌曲小合唱比赛也是学生党员喜爱的活动。23支由学院学生党员组成的队伍轮番上台,《映山红》、《春天的故事》、《灯火里的中国》接连传唱,学生党员们用嘹亮的红色歌曲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祝福,传递着红色信仰的精神力量。
“节目虽小,情怀却深。通过搭建艺术化载体,让更多的学生党员深度参与到红色主题教育中,从被动受教育到主动学思践悟,感受百年党史的波澜壮阔,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志友说。
“小故事”阐发“大道理”
在兵家必争,英雄辈出的徐州,在孕育红色基因、富有革命传统的热土。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师生深层次挖掘徐州红色资源,精心打磨淮海战役红色情景剧,呈现了淮海战役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带领观众一起走进七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在《信仰是永恒的坚守》中,讲述了张道干七十年坚守信仰矢志不渝的历程。在战争中党籍被销毁的他,历经艰辛终于获得了党员身份证明,他流着泪喃喃道:“又回到党组织这个家了”;在《父亲的背影》中,年幼的黄东兰总被小伙伴嘲笑是没爹的孩子,爸爸骑着战马疾驰而过的背影是她一生念想。在纪念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活动上,78岁高龄的黄东兰在纪念碑上看到了父亲的英名,与父亲隔着时空“团聚”,了却了一生的心愿。淮海战役精神通过这一段段情境“小故事”,在学生党员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戏至高潮处,会看到很多学生满含热泪。主题教育活动中,这种可以直观感受革命红色文化的情景课堂还有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师生编排的《建党》《赵一曼》《王杰》《你的模样》等,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者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真实场景。把舞台变成讲台,把剧本变成课本,使学生党员在沉浸式体验中走近党史人物,感悟人生道理,承袭红色基因,勇担先辈遗志。
“善用‘四小’创新红色教育,创设学生喜闻乐见、共情共鸣的活动载体,是学生党员教育又一新的探索和尝试,使红色主题教育更接地气,更符合‘青年味’”校党委书记华桂宏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