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史料馆内,陈列着许多历史文物,其中令人驻足最久的是一封特别的家书。这是一封充满爱与甜蜜的信,也是一封写满承诺的信。
“从未见面不相识的婿儿在此鞠躬行礼,向你老人家请安,平安吧!婿自幼离开学校,出来入店做事,已历十载有余,我与珍儿,虽业务不同,但处一店,时有相见,由相识而趋接近,由同事的介绍和老板的赞同,及双方同意下,于本月十六日结婚了。”这是一位新婚燕尔的女婿写给未曾谋面的岳母的信。
写信的这个人叫罗忠毅,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参谋长兼十六旅旅长。而信中所说的珍儿是他的新婚妻子柳肇珍,也是一位年轻的新四军女战士。
1940年6月,由于工作需要,柳肇珍与罗忠毅相识了,在之后的战与火的考验中,两人的关系不断升温。那一年10月16日,他们结成了革命伴侣。
信中说:“虽是新婚,却情投意合,性格如一,我以真心对珍,珍亦真心对我,想我俩必会和合偕老,共赴前程。不致使您老顾虑,这也是我诚心所愿为也!”
战斗的情谊使这对情侣走到了一起,但现实留给这对战火鸳鸯相处的时间却并不长,他们最终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付出了生命。
1941年2月21日,柳肇珍所在的部队遭到日伪军的疯狂“扫荡”。在撤退时,为了掩护同船战友,柳肇珍不幸胸口中弹。她忍着剧痛,吃力地将一个被血浸透的小包,交给一旁的战友,说道:“同志们,你们不要管我。我不行了,你们快走。”说完不久,柳肇珍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了。这个被血浸透的小包里面包的是她的党证、党员登记册和还没有来得及交的党费。这一年柳肇珍才22岁。
当罗忠毅得知爱人柳肇珍牺牲的噩耗,这个刚强的汉子,流着泪立下誓言:“我要亲手打死1000个鬼子,才解心头之恨,才对得起江南人民!才对得起肇珍!”他强忍住巨大的悲痛,还未来得及向爱人的遗体告别,又率领部队投入了新的战斗。
1941年11月28日凌晨,日军纠集步、骑、炮兵3000余人,偷袭我军第16旅旅部驻地塘马村。因敌我实力悬殊,为了保障部队主力突出重围,罗忠毅旅长和廖海涛政委指挥大部队先行撤离,而自己留了下来与日军展开血战,先后打退敌人8次冲锋,歼敌700余人。罗忠毅眼冒怒火、冲锋在前,但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这位苏南名将连人带枪倒在了血泊中,壮烈殉国。
信中最后说:“本来,理应趋堂拜亲,惟路途遥远,多有不便,请恕罪,当有一日,双双同归拜望岳亲娘。”他们至死未能完成书信中的愿望,也未能履行对岳母亲的这份承诺。
战火中的家书,传递的是浓浓的亲情,传递的是炙热的爱恋。他们把一颗火热的心和永恒的青春,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献给了这片土地。但他们留给母亲的是对孩子永难相见的遗憾,留给家人的是信纸上永远凝固的名字和无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