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智库专家媒体老总环省行 > 正文
创新路径,绿色发展写进“盐城答卷”
“两聚一高”在江苏——智库专家、媒体老总环省行走进盐城
2016-12-10 09:03:00  来源:新华日报
 

  12月8日,“‘两聚一高’在江苏——智库专家、媒体老总环省行”走进盐城。盐城市委书记王荣平,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长江产经研究院首席专家张二震,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钱丽萍,就盐城如何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

产业强市, 以创新实现“转型出关”

  

  精彩语录

  钱丽萍: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为江苏未来五年发展描绘的宏伟蓝图。实现这一蓝图,必须打好聚力创新、引领发展转型升级的攻坚战。请问王书记,盐城将如何落实创新发展战略?

  王荣平:盐城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扎实推动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和产品创新,相继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目前,盐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重大关口,我们将致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新的发展优势,真正实现“转型出关”,把盐城发展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在推进全面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把产业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因为产业一头连着经济,一头托着社会民生。在产业创新方面,我们在着力抓好汽车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植壮大上。环保产业是盐城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我们以大气治理为主攻方向,实施环保全产业链布局,在全国环保产业园区特别是烟气治理行业奠定了领先地位。盐城还是全国较早布局大数据产业的城市之一,有全省唯一的部省市合作共建大数据产业园区。计划到2020年,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作为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市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新能源产业正成为盐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手段,倒逼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稳步发展风电,大力发展太阳能,促进全市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形成,让群众尽享发展“好风光”。

  张二震:产业兴则百业兴。盐城市还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已有一定基础,比如有悦达集团等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但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仍是发展的重中之重。牢牢抓住产业强市这一主线,是非常正确的。后发展区域可以创造条件,实现超越式发展。盐城作为一个相对后发展区域,只要思路正确,也可以实现超越式发展。

生态立市, 让绿色发展成为鲜明特征

  

  精彩语录

  钱丽萍:省党代会报告中,对生态浓墨重彩落笔,“生态福祉”也迅速成为全省上下热议的词汇。盐城是如何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怎样把握住其平衡点和着力点?

  王荣平:李强书记在盐城调研时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苏北以及沿海地区新一轮发展的优势,要把保护和优化环境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竞争力优势,集聚资源要素,创新发展路径。石泰峰省长在省党代会期间参加盐城代表团审议时,对盐城提出做好“四篇大文章”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大文章。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对盐城来说,就是要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路子,让绿色发展成为盐城鲜明特征。盐城生态资源丰富,兼具海洋、森林、湿地三大生态系统,拥有全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拥有丹顶鹤和麋鹿两个国家自然保护区。虽然我们有独特的生态资源,但生态保护压力较大,全市国土面积近1/4划为生态红线区域,全省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个在盐城,保护的责任大、任务重。

  盐城还将大力实施绿色制造行动计划,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打好治水、治气、治土三大攻坚战,持续深入开展工业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两个专项整治,从源头上为生态环境减负。同时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快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建设,创建一批“森林城市”、森林小镇和森林村庄。

  张二震:说实话,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经济学理论看,好山好水好空气,是有价格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存在矛盾的。关键在于找到两者的平衡点。盐城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把它提高到“生态立市”的高度,生态效益指数全省第一,空气质量保持全省最好、全国前列,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这对全省、乃至全国是有贡献的。成绩面前仍不忘找差距,盐城花大力气推进生态建设,这一点值得点赞。

富民兴市, 用好事实事提升群众获得感

  

  精彩语录

  钱丽萍:“聚焦富民”是江苏未来五年的又一个主攻点。盐城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富民兴市”,与省党代会精神一脉相承。在富民方面,盐城有哪些务实之举?

  王荣平:省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聚焦富民,民心所盼。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富民,关键在聚焦、核心是富民。我们在大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更加注重打基础、补短板、惠民生、利长远,重点就是办好“引水铺路架桥”等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盐城地处里下河尾水地区,为破解“尾水之痛”,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我们跳出里下河区域,在市域外新辟水源地,启动实施新水源地和跨区域引水工程,从京杭运河引水,将长江水引入盐城大市区及相关县域,惠及人口达500多万。对外交通不畅,是盐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短板”。目前,我们正加快构筑纵贯南北、横贯东西、内联外通的“5+1”高速铁路网,早日圆盐城人民的“高铁梦”。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面貌好不好,“低头看路、抬头看屋”。修好农村道路就是修好农民家门口的小康路。从今年起,我们启动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投入9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5700公里,新改建桥梁3550座,打通农村交通“毛细血管”。

  今年阜宁、射阳遭遇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后,我们对全市农村住房实施康居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确保三年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0万户,农村家庭住房成套比例达到80%以上,基本消除农房隐患,真正让广大农民群众“安居、康居、乐居”。总之,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盐城将真抓实干,不忘初心,交出一份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两聚一高”盐城答卷。

  张二震:高水平小康,关键在富民。习总书记还有一句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盐城面临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双重任务,脱贫任务很重,富民的短板很多。盐城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扎实举措。对于盐城人民来说,有一个重大利好,就是正在加快构筑的“5+1”高速铁路网。路通了,经济发展就插上了翅膀,群众也有了更多创业就业的机会。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省广电总台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联合采访制作

  执笔 钱丽萍 卞小燕 林 培

  摄影 邵 丹

  江苏智库 各市媒体 提供支持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钱丽萍 卞小燕 林 培   编辑:韦轶婷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