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江苏青年智库沙龙 > 代表发言 > 正文
加强区域研究 推动均衡发展
——深入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与智库研究的几点体会
2017-02-23 15:33:00  来源:理论之光

胡小武

  对于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我主要关注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等内容。从我研究的视角和领域来看,报告突显了五个方面的发展特点,并提出一系列推进策略。

  一是强调落实“协调”与“共享”两大发展理念。江苏省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实现苏南、苏中、苏北均衡化发展,特别是破解苏北、苏中的后发难题。报告提出优化发展空间布局、推进南北区域优势互补、融合互动、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等协调发展的目标。既体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补短板”的思路,也强调了苏南、苏中、苏北需要互补、互动、融合发展的模式。更加突显了推动江苏区域“协调”与“共享”发展的重要理念。

  二是继续发挥江苏区域发展的“雁阵效应”。报告强调了集中力量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南京江北新区等重大平台。从区域发展模式来看,江苏的率先发展需要继续发挥国家级战略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实践证明,江苏省近年来的较高速度发展,苏南和南京的引领十分重要,苏州、南京两个GDP过万亿元的城市,是引领江苏全省发展的龙头,未来还需继续利用好国家级战略规划的政策利好,集中力量,加快推动南京和苏南地区的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水平。

  三是突显了城市“集群化”发展路径。报告提出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和融合发展战略。我们认为,江苏的城市集群化发展战略,就是要统筹苏南、苏中两个板块,将沿江两岸8个设区市及其下辖13个县级市组成扬子江城市群。这既是江苏区域发展的重大空间结构优化发展模式,更是引领江苏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有利于江苏沿江城市更好地开展一体化发展,对接上海都会区、杭州湾城市群以及皖江城市带,也将成为引领江苏面向国际化开放发展的重要门户。

  四是继续织密江苏产业空间布局的“带状网络”结构。报告提出了江苏区域发展的“多带”型产业空间与城镇化空间布局,包括沿沪宁线经济带、北沿江经济带、沿宁杭线经济带、沿东陇海线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的带状网络结构。这基本符合江苏发展“三纵三横”的城市经济地理分布现状。最近,我们提出在“三纵三横”的基础上,打造四条跨江城市经济带:镇江-扬州跨江城市带,常州-泰州跨江城市带,无锡-江阴-靖江-姜堰跨江城市带,苏州-南通跨江城市带,从而形成“七纵三横”更加完善的带状网络发展结构。

  五是挖掘江苏城乡一体化的“后发优势”。报告提出大力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培育一批美丽宜居村庄。报告还提出发挥特大城市、中心城市功能带动中小城镇发展。未来五年,江苏欠发展地区包括小城镇、农村地区将获得多重政策红利,从而加快形成推动江苏城乡一体化的后发优势,加快实现苏北振兴、特色小城镇、美丽宜居乡村的后发优势。我们认为,江苏需要加快制定“江苏省特色小城镇与美丽宜居乡村统筹发展规划”,建立省级统筹发展基金。同时,加快构建洪泽湖生态经济圈、高邮湖生态经济圈两大苏北中部地区的经济圈和城镇圈。

  (作者系南京大学副教授,创新型城市发展与评估研究院)

来源:理论之光   作者:胡小武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