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马克思主义青年说 > 最新消息 > 正文
寻找信仰的“打开”方式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一席谈
2017-02-20 10:51:00  作者:贾宇  来源:光明日报

  【圆桌对话】

  主持人

  本报记者 贾宇

  嘉 宾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韩震

  教育部高等学校

  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炳林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秦宣

  编者按

  意识形态是最核心的政治资源,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足可见意识形态的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在灵魂涵养、价值滋养中,昭示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新的时代语境下,寻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打开”方式,高校管理者和理论教育工作者既要在思想上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又要直面大环境、抓住新问题、想出好办法。为此,我们特约请三位专家,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1、“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言之谆谆,情之切切,充分表明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性。应该说,时代发展到今天,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其意义并没有衰减,反而更加突显。怎样力避马克思主义在高校虚浮不实现象的出现?需要在哪些环节进行重点加强和推进?

  韩震: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即将成真之际,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然而,我们需要的人才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高度的认同感,对中华文化有高度的自觉和自信。这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理论基础和保证,反过来也确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高校要抓住这个时机,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感。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是有价值的存在。价值是分层次的,价值引领是更有意义生活的保证。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为高校发展和立德树人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坚持不懈培养优良校风和学风。解决思想问题不能靠命令,也不可能靠说教,更有效的方法只能靠校风和学风的熏陶。

  王炳林: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贯穿到高校的基本职能中。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职能。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为他们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科学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是代替具体科学研究,而是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得出合乎规律的认识。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各种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切磋交流。同样,在服务社会、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进程中,也要坚持正确导向,使马克思主义指导落到实处。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切实解决基层党建层层递减、越往下声音越小的问题。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同心同德,形成合力,使广大教师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秦宣:我认为,重点需要抓好以下环节:思想认识要提高。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为此,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改变忽视、轻视意识形态工作的状况。顶层设计要搞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也是系统工程。要通过顶层设计对如何加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进行规划、设计。具体工作要做实。再重要的文件,再好的规划设计,如果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说在嘴上,而不抓落实,都等于白费。总之,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形成合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主持人:高校与社会其他机构和行业相比,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它是具有较高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学术思想空间,崇尚理性、长于思辨。如何根据高校特点,从学理角度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以及与其他思想流派和学说的比较优势,从而真正在学生中产生共鸣?

  韩震:既然高校是创新思维的场地,师生是最具独立思考精神和批判意识的群体,那么,我们就应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力。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是革命的批判的辩证法。批判性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特色和优势。在这里,一方面“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是真懂真信,就不可能真正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阵地。只要我们认识到,正是发展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才取得了改革开放和事业发展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就能够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个理论体系、坚持这个理论体系、发展这个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让马克思主义真正在学生中产生共鸣,就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马克思说过,以往的一切哲学都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不是学者手中把玩的古董,而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学生学了之后,觉得对他们成长、学习、提高思想水平、工作能力有帮助,他们才能真正信、真正懂。

  王炳林:高校是孕育思想、传播理论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就是在高校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中进行的。从学理角度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既需要进行文本研究,更需要从历史、实践和多种比较中去揭示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历史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探索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实践层面讲,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找到了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使中国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从国际比较来说,在全方位开放和信息化时代,学生遇到国内问题,就会习惯性地问国外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从苏联东欧的剧变、中东北非的战乱以及一些西方国家的政治乱局中汲取教训,帮助学生在国际比较中坚定信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总之,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紧密结合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来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思想共鸣。

  秦宣:我想,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研究,深入挖掘蕴藏其中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与误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研究,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逻辑的研究,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揭示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历史作用。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加强马克思主义国际对话。一方面,我们要采取“引进来”的方式,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我们要“走出去”,通过对话,积极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大影响。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发展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高校意识形态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其他思想就会去占领”

  主持人: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高校不是遗世独立的孤岛,无法屏蔽社会的噪音、杂音。我们能做的,就是以正能量对冲和化解消极影响,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阵地赢得时间和空间。对此,各位有何建议?

  韩震: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把握和遵循三个规律,即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的规律,准确地说,是做最具创造潜力的年轻人工作的规律。

  既然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人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尊重人、关心人;既然我们做的是知识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一部分青年人的工作,就必须在发展其真知和能力的过程中做他们的工作,我们应该尊重年轻人、关心年轻人,助力他们的发展;既然我们要做触及年轻人心灵中最内在、最深层、最根本的部分,即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工作,就必须以心灵触及心灵、以真情感动真情,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让青年人感觉到自我教育的成长感。

  既然这个工作是最复杂的工作,我们就要加强方法论研究。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好的办法是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是对的、有效的方法,如交朋友、交心的办法。有些老办法过去有用,但社会发生变化了,必须根据变化了的环境加以变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才能找到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有效办法。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