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学思践悟新思想 > 正文
江苏沛县县委书记李淑侠:谋划“先手棋”打好“攻坚战”夯实“基础桩”
2019-07-24 10:54:00  来源:理论之光

  近年来,江苏沛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树立强烈的答卷意识,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强县”,突出产业、生态、城市、社会“四个转型”协同发展,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发展动能加速转换,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良好态势。

  坚持解放思想引领,谋划加快产业转型“先手棋”

  针对沛县产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等问题。坚持跳出沛县看沛县,以顶层设计的理念系统谋划产业转型。把发展放到江苏、淮海经济区格局中谋划,加快构建结构布局优、创新能力强、更加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破除跟随发展理念,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精准推进产业转型。勇于站在时代发展新高度来探索路径,着力推动旧的行业产业与新的技术、模式、业态相结合,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卸下能源基地包袱,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倒逼产业转型。对原有产业逐步淘汰、转移、改造,着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层次不断提升。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好加快产业转型“攻坚战”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路径,着力培育支柱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做强特色产业,呈现项目规模化、产业集群化、园区基地化、平台中心化的新景象。

  一是聚焦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主导产业高端化。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打造产业定位清晰、比较优势明显、集聚效应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光伏产业集聚27家企业,形成16GW产能,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县域光伏光电产业基地。新型铝材产业依托全省唯一新型铝材特色产业园,形成以珀然为代表的铝车轮毂、以丰源铝业为代表的医疗食品级超薄铝箔等产业体系。纺织产业依托“中国粘胶纱生产基地县”,招引落地总投资121亿元年产30万吨天丝新材料及高端纺织制造基地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打造恒辉编织行业龙头、徐工高端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淮海经济区5D智能制造谷项目、新格灌排品牌,形成以创新引领、智能高效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绿色建筑产业拥有一级资质企业16家,其中,江苏大汉集团是徐州县区唯一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千禧杭萧钢构产业基地是徐州地区唯一的钢结构装配式产业化绿色建筑制造基地。2018年五大产业实现开票收入占全县工业开票收入的63%。

  二是做强三级园区,打造高端产业集聚载体。注重“筑巢引凤”,强化基础配套,着力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构建形成“1+1+8”的园区发展新格局。沛县经济开发区入驻工业企业327家,在全市省级开发区中列第1位。沛北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开发区,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产业体系。8个镇级特色产业集聚区实现错位发展,有力支撑全县产业转型。

  三是建好五大中心,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平台。以平台促产业转型,推动资源、要素、项目向园区集中。科创中心是县高端人才最佳集聚地和“四新”经济孵化的战略平台,主要为中小企业搭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产业链精准对接、专利产品交易平台。金融中心是全县金融业集聚发展的承载中心、金融与产业融合的促进中心、高效配置金融资源的信息中心、增加居民财富收益的服务中心,通过招金引银、激活市场,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跨境贸易大数据中心依托龙工场(淮海)跨境电商产业园,对接50多个国家,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跨境贸易平台,累计完成出口额28亿元。区域现代物流中心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多式联运体系、城乡物流等3大物流模式,着力打造徐济之间区域现代物流中心。总部经济中心重点打造建筑、纺织、现代物流等产业总部,形成有特色潜力的总部经济集群。

  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政策支撑,出台10余个文件,在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供给上为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提供政策支持,为企业减负19亿元。强化人才支撑,制定人才新政30条及配套文件,设立科技创新奖励基金1亿元,3年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近200人。强化科技支撑,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去年新增28家、全市第一,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众创空间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共建产学研创新载体和校企联盟186家。强化金融支撑,通过“小微创业贷”“苏微贷”“苏科贷”“科技贷款资金池”、设立应急转贷资金、成立产业引导基金等五项机制,帮助企业破解资金难题。强化生态保障,加强节能降耗、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央视连续两年报道安国湖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微山湖水环境治理做法。

  五是坚持项目为王,立起产业转型“顶梁柱”。突出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攻坚世界500强、国内50强、行业前5强。近3年签约项目429个,新开工项目387个。2019年,108个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659亿元,亿元以上项目83个,超50亿元项目2个,超百亿元项目1个。聚焦优化“六大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2330”常态化。

  抢抓时代变革机遇,夯实加快产业转型的“基础桩”

  坚持把城乡、地矿、产城融合放在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大局中去推动,为加快产业转型提供坚强支撑和保障。

  一是以乡村振兴为突破,强化城乡融合。重点发展大沙河和徐沛快速通道两大现代农业产业带,以蓝城湖西小镇为引领,突出做好“农业+生态+文化+旅游”文章,打造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沛县召开。

  二是以压煤村庄搬迁为突破,强化地矿融合。全面贯彻省委娄书记调研沛县指示精神,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全县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的16个续建项目和19个新开工项目顺利推进,总建筑面积约428万平方米,涉及119个自然村、9.8万人。

  三是以汉文化新城建设为突破,强化产城融合。规划建设一个公共文化设施集群和汉文化主题国际时尚创意产业园,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做好历史遗迹保护和景区提档升级,把汉代历史融入现代生活、把汉代文物活化为生活用品,让文化为高质量发展集聚动能,全力把沛县汉文化新城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文化交流会客厅、淮海经济区的文化地标。(作者为江苏沛县县委书记)

来源:理论之光   作者:李淑侠   编辑:吴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