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学思践悟新思想 > 正文
南通市港闸区委书记黄卫锋: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
2019-08-12 15:00:00  来源:理论之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经济做大做强,需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在实践中,港闸区始终坚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成就梦想”主题活动为抓手,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创新活力显著增强。近5年,港闸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提高了67.4%,高新技术企业数翻了一番多,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升了近3倍,一串串数据亮出了港闸深耕科技创新的成绩单。  

  创新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力,最紧迫的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蕴藏的巨大潜能。首先,港闸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着力构建以支持科技创新引领为主体的政策体系,在制度供给、政策扶持、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不断完善鼓励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动能。其次,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完善资源要素有效供给和高效配置的市场制度,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体制中解放出来。第三,坚持机制保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科技创新推进机制,通过领导挂钩、部门联动等方式,切实把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引领力,再造港闸创新发展新优势。  

  创新平台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港闸着力打造一流的载体平台。一方面,通过建设完善运营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双创人才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相关配套服务平台等创新支持平台,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向创新创业集聚。另一方面,通过社会资本自建、政企共建、校企合建等多种模式,发挥基金、项目等手段的杠杆作用,着力建设“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孵化链条,大力发展创业咖啡、创客空间、创新社区,打造线上线下互动发展、辐射能力强的众创空间,为孵化出更多有潜力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优质的孵化环境。同时,立足辖区现有园区载体,试点推进“市区都市工业综合体”建设,着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产业能级和经济密度同步提升。  

  创新人才助力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人才是核心。在实践中,港闸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人才聚集,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一是突出保障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着力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二是完善引才机制。更加突出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坚持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人才+项目+平台”的招引模式,综合运用产业引才、政策引才,以才引才、柔性引才等手段,努力催生人才集群。三是创新育才机制。精准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创新主体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围绕创新项目优化人才配置,强化创新人才供给。四是优化服务机制。环境好,则人才聚。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劣已经成为人才竞争的关键要素。我们全面优化人才服务机制,在“给足政策、留足空间、满足条件”上持续发力,扎实打好“环境”牌,厚植高端人才,以最优越的人才环境集聚创新力量。  

  创新主体促进科技创新。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市场主体创新能力是关键。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在实践中,港闸一方面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进企业创新,让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着力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另一方面,将企业的创新能力作为享受区级扶持政策的先决条件,倒逼企业转型创新。同时,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优质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措施,继续推出普惠性支持政策。全力支持龙头企业主动与高校研究院所合作,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鼓励龙头企业争创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首台套企业,着力向细分领域领军企业迈进。鼓励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近年来,港闸区通过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培育创新引领企业,企业在科技引领中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激发。

  黄卫锋

  (作者为南通市港闸区委书记)

来源:理论之光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