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学思践悟新思想 > 正文
武进区委书记李林:切实打赢五个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
2019-09-10 10:25:00  来源:理论之光

  高品质精致城区

  近年来,武进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城乡精细管理、生态保护引领、教育卫生事业均等化、特色强镇建设“五个三年行动计划”,坚持解放思想,狠抓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连续六年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三名、投资潜力百强区第一名,2018年还被评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一名。

  下好改革创新“先手棋”,推动区域发展释放新动能  

  武进“观光农业”

  改革的浪潮中,武进一路前行。近年来,武进坚持以改革创新来打头阵、找出路、谋突破,特别是在思想观念、思路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勇于打破常规,敢于先行先试,通过制订改革创新项目清单,统筹推进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重点改革任务,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抢抓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机遇,实施精细化综合整治,有效激活了600亿元“沉睡”的农村土地资源,让“点土成金”梦想成真,2018年成功实现土地增值收益超30亿元。在收获巨大改革红利的同时,也为《土地管理法》成功修订作出重要贡献。深入实施水稻收入保险试点,经验做法被农业农村部全国推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行权力“瘦身”,全面提速行政审批“2345”,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占比大幅提高,使“群众少跑腿,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网格化集成管理形成了“四梁八柱”总体框架,区镇两级联动指挥平台实体化运行,通过高质量建好“一张网”,不断探索全要素、全市域、智能化、大联动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

  打造转型升级“试验区”,推动产业水平迈上新台阶  

  中以常州创新园

  作为“苏南模式”发源地和曾经的“苏南五虎”,近年来,武进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以“创新、资本、开放”为鲜明特质,全力打造苏南模式转型升级试验区。突出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抓好高质量大项目和高质量大企业,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效,努力为常州建设高质量工业明星城市“定标领航”。2018年成功引进2个超100亿项目,十大产业链完成规上产值1620亿元,增长14%;4家企业入选国家工业强基项目,占全省的一半;新增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列全省第一;成立了科技创新创业联盟,与科教城合作更加紧密,全区新增省级创业创新平台50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0家。股改上市步伐不断加快,把“大而强”的百亿级企业、“特而强”的“独角兽”企业、“高而强”的“科技小巨人”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创新探索“股改专员”制度,为上市后备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天候的贴心服务,目前全区上市企业总数达到32家,位居全省第二。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成功获批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石墨烯小镇被评为首批江苏优秀特色小镇,中以常州创新园目前已聚集81家以色列及中以合作企业,成为中以国际创新合作的优良载体。

  打好环境保护“主动仗”,推动生态质量获得新改善  

  西太湖揽月湾

  既要为百姓创造出“金山银山”,更要为百姓守护好“绿水青山”。近年来,武进始终把良好生态环境视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牢牢抓住“263”专项行动、建设生态保护引领区契机,坚持高点谋划、系统推进,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进的新路径,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优良风尚,促进了区域生态质量迈上新台阶,努力让群众享有更多蓝天、碧水、净土。以坚决态度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一大批环境信访问题及时有效整改到位。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完善了的生态保护建设责任落实体系,率先成立生态环境犯罪侦查大队,保持环保执法的高压态势。两年来,全区累计关停化工、印染、电镀企业284家,提前一年并超额完成三年减化总任务。建立多元化环保投入机制,探索PPP模式,计划到2019年底投资6亿元,建设600多套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目前一期PPP项目全面竣工投用。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工程,大力整治黑臭河道,城区黑臭河道基本消除。在常州市首推“企业河长制”并入选江苏环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企业河长”们还进一步创立了全市首个生态文明共建光彩基金,每年筹资超200万元。“散乱污”企业整治全面启动,关停取缔2244家,改造规范989家。武进成为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夯实城乡一体“基础桩”,推动城乡发展焕发新活力  

  美丽乡村风貌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武进区对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紧抓住城乡管理这个薄弱点和突破口,以深化城乡精细管理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兼顾配套功能和品质能级提升,努力打造一个整洁、有序、美观、便民的品质武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成功打造了“15分钟便民服务圈”、“15分钟健康服务圈”和“10分钟健身圈”。相继出台乡村振兴实施意见、五年规划和一系列配套政策,“1+1+N”的政策体系逐步健全。特色强镇建设持续深入,2018年全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增长6%,创成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点)3个,康居村庄达标率达到71.2%。城乡精细化管理向纵深推进,深入践行“绣花精神”,试点推行路长制和流动红黄旗制度,深入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路面“本色化”保洁、公厕“家居式”清洁等专项行动,城乡面貌有效改善。

  出好民生福祉“组合拳”,推动民生服务实现新提升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攀升。扎实推进“两促三优三提升”为民办实事项目,公共服务体系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障稳步提标,在常州市率先制定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老年助餐点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教育资源日趋均等,教师“区管校聘”效应持续释放,17所城区学校与26所乡镇学校结对共进,集团化办学取得明显成效,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先后建成,为“择校热”降了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新改扩建村卫生室20个,建成紧密型医联体3个、专科共建型医联体26个,区疾控中心建成全省县级唯一南京医科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国家卫生镇实现全覆盖。卫生综合改革持续深入,创新试行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价格谈判制度,采购成本大幅降低。广泛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252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覆盖所有村(社区),全区重点人群签约34万人,签约率78%,个性化服务包签约总量达到5.4万人。“阳光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多措并举做好低收入农户的开支减法和增收加法,低收入人口脱贫率达到98.8%。  

  武进城区夜景

  事事当争第一流,耻为天下第二手。武进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始终坚持省委和常州市委的坚强领导,按照“推动武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团结拼搏,切实打赢五个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为武进争当高质量明星城建设排头兵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作者:李林

  (作者为常州市副市长、武进区委书记李林)

来源:理论之光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