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国网江苏电力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聚焦行业发展热点和基层工作难点,开展“察实情、出实招”“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三个专项行动,立足实际、以学促干,通过创新服务、优化流程,办实事、破难题、促发展,切实解决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突出存在的问题,把成果成效转化为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实的生动实践。
创新举措优服务 赋能高质量发展
“多亏了你们的主动对接,我们的生产用电才能这么快完成通电。”7月10日,苏州新凯紧固系统有限公司开闭所及1600千伏安容量的两台专变成功投入运行,该公司负责人对供电人员感激地说。
位于工业园区胜浦镇的苏州新凯紧固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各类重点产业紧固件的研发制造的企业。为了扩大重要设备配件生产,该公司今年2月计划在原厂址附近新建了厂房,并向苏州供电公司提出专变供电需求,期望在7月完成接电。但由于配套工程管线复杂、施工难度大,企业在办理规划核实手续办理时遇到困难。了解详情后,苏州供电公司依托政企联动机制,主动对接政府部门,协助企业顺利完成了规划手续办理,为企业早日投产按下“加速键”。这是国网江苏电力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
技术人员为新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的新建站所做投运检查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国网江苏电力深入开展调研分析,密切跟踪省级220个重大项目和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创新设立省市重大项目服务工作小组,建立“周汇报、月分析”机制,建设“开门接电”示范区,推出重大项目“专班直通车”,深化政企信息互联互通,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问题,有力保障企业早接电、早投产。
电力技术人员检查平江路鱼食饭稻餐厅全电厨房用电设备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街区。走在平江路上,不见浓烟起、不见头顶线缆,但闻饭菜香。这里的餐馆,从以前使用液化气罐的厨房变身全电厨房。鱼食饭稻就是平江路上最早试点全电厨房的“网红餐饮店”。“厨房干净卫生了,最重要的是守护了大家的安全,而且成本比用液化气罐降低了不少。”鱼食饭稻的工程部负责人张先生说,每月在厨房设备使用成本可以节省1000元,一年预计节省12000元。
此外,国网江苏电力还加大对古城区架空线土地改造,不仅消除了潜在消防隐患,保护了平江路风貌,同时也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截至目前,平江路、观前商圈已完成96户餐饮商户“瓶改电”工程,古城区的57条主次干道、228余条支路街巷的电力架空线进行整治,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架空线入地率由52%提升至94%,有效改善人居环境。
在扬州市开发区永顺村,村民朱大元跑了一趟村行政办公大厅,向开发供电所驻村电力网格员说明新增灌溉点的接电需求,当即通过“网上国网”APP线上发起申请,次日便完成了农田的灌溉点接电,保障了水稻种植的用水需求。
党员服务队员为村民灌溉设备装表接电
国网江苏电力立足惠民利民的“连心桥”的使命定位,把“办实事、解民忧”专项行动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用心用情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主动将供电服务融入基层政府网格,设立“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通过“电力网格员+电力联络员”的联动协调服务机制,聚焦人民群众供电服务诉求,做到民呼我为、接诉即办,实现村民用电故障报修、办理各类用电业务“足不出村”,同时将安全用电宣讲、电力设施保护、节约用电宣传等电力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7月2日,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跨长江输送通道——江苏泰州凤城至无锡梅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工程投运后,可以提升江苏境内新能源过江输电能力约30%,最大年送电量超过260亿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万吨。这是国网江苏电力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务实举措。
世界最高输电铁塔——凤城梅里大跨越
“我们在主题教育中以调查研究为抓手,扑下身子下沉到一线,组建了多个小分队前往各类风电场蹲点,找到了当前制约风电发展的关键问题,现在正在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国网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总工程师雷震说道。
国网江苏电力紧扣高质量发展查找问题短板,开展“进生产一线、进基层支部、进电力客户,解群众之盼、解改革之难、解发展之需”大调研,领导班子领衔20个重点课题,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能源消纳、共享式新型储能规划、数字支撑体系、智慧配电网协同机制等,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的实际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勉励年轻科研工作者“要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攻关高精尖技术,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的新闻,江苏最美职工、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国网徐州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室高级工程师段庆权,第一时间将其转发到他领衔的创新团队微信群。“总书记要求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殷切期望让我们倍受鼓舞。”段庆权说,“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向电缆专业“卡脖子”技术发起挑战,勇攀科技高峰,为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为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入推进电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攻关,国网江苏电力结合“破难题、促发展”专项行动,组建党员领衔的科研专班和专业团队,对标德国等发达国家高渗透率新能源发展经验,开展以IEC国际标准为代表的各级别标准创制,面向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地区电网网架灵活性提升规划技术开展研究,推动主干网从传统源随荷动向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发展、支撑源网荷储多元主体友好互动升级,推动配电网从单纯依靠大电网供电向高效承载海量分布式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等新兴负荷升级。
“电博士”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GIS交接试验技术研究
构建绿色低碳生态 推动资源节约利用
7月10日,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南京举行。本次节能宣传周以“节能降碳 你我同行”为主题,国网江苏电力会同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启动仪式上发布《全省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倡议书》,汇聚公共机构合力。这是国网江苏电力践行企业宗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缩影。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国网江苏电力推进电网绿色建设运维,深化办公节能提效,做电力行业内部降碳的表率;深入分析欧盟碳关税政策影响,支撑政府开展碳足迹跟踪和碳排放数据校核,帮助企业降低碳排放。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引导全社会节约用能、高效用能、绿色用能。
“我们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把解决充电桩需求量增大、老旧小区接电难等问题作为主题教育“办实事、解民忧”的重要内容,打出“组合拳”,提出了“开门接桩 绿色出行”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客户充电桩报装省钱、省心、省时。”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蒋涛表示。
据了解,为更好提升全市电动汽车服务水平、引领低碳出行风尚,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于2020年6月正式投运极客空间江北新区站。运营三年以来,累计服务车主充电11.52万车次,充电量达241.52万千瓦时。该站是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网”和“服务网”的关键枢纽。
青年技术骨干在“极客空间”检查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扬中市位于镇江市东部江心,由太平洲、中心沙、雷公岛、西沙岛4个江岛组成,是全国第二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之一。今年4月,扬中市政府与国网镇江供电公司签署了《落地城市“双碳”目标 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助推扬中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电网建设、光伏发电、能源存储、车网互动等领域开展合作,政企协同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深度应用。5 月底,国网扬中供电公司与扬中市人民政府推出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多元负荷互动的具体配套政策,引导各类主体参电网互动,持续示范引领柔性协同微电网建设,输出更多“绿岛”经验。
专业技术人员在扬中市通威环太渔光互补电站巡视
绿色已经成为扬中市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扬中市的探索实践也为江苏省1977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安全高效消纳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此外,为适应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国网江苏电力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增强分布式光伏发电调控能力,拓展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先进技术应用,加强“碳普惠”国际合作,推动产业链企业绿色用能,助力“出海抢单”。推广“全电共享”电力设备租赁服务、“共享充电机器人”等暖企惠民举措,主动为企业、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