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扬州第二批主题教育参加单位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读书班、主题宣讲、现场教学等方式,坚持“实”的导向,高质量开展各类形式的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宝应县聚焦主题教育主题主线,确定“汲取精神力量、聚焦思想领航、着眼发展方向”三个专题,充分发挥县领导以上率下、以上示下、以上带下作用,建立“个人自学+集中自学+常委领学+交流研学”的学习机制;严格落实学习制度,通过专心悟、讲体会、话落实等形式,促进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学习活动,让领导干部在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现场教学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紧扣市委“大干一百天,决胜四季度”部署和县委冲刺“双千亿”目标,着力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效。坚持解难题、惠民生,用心用情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以民生领域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检验主题教育实际成效。持续提升干部队伍能力作风,细化落实《激励干部敢为善为实施意见》,扎实开展“担当作为好班子”等评选活动,健全完善“三项机制”,落实容错纠错评议会商制度。
高邮市根据不同群体党员特点,采取集中学、提醒学、线上学、帮送学、结对学、专题学等“六学”方式,针对性开展理论学习。
提醒学,印发必读书目提示单,明确不同学习内容、学习重点,确保应学尽学;集中学,对村(社区)和机关部门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统一活动日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全覆盖,分区域、分批次组织主题教育专题轮训班13场;线上学,通过传送共产党员网有声书二维码,向流动党员推送重要学习内容,并动员他们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工作之余抓好个人自学;帮送学,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选派416名镇机关、村(社区)“两委”党员干部开展送学上门1325人次;结对学,对机关离退休党员和年轻党员,通过结对互帮互学方式,形成青老互补、共学互促的良好氛围;专题学,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员,通过市级层面举办示范班,推动各地各部门开展专题轮训,引导他们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仪征市将主题教育工作方案中的规定项目,细化分解为14条可操作、可量化的简便规范,制定下发《主题教育期间开展“结对帮学送学”的通知》《“三类党员”主题教育“九学”工作规范》等文件。
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强、人员分散的特点,开展驻外送学、区域联学、云端共学等“三学”方式。党员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每周联系了解党员学习安排,通过谈心谈话、视频会议、讲座等形式开展学习;针对“三新”组织类型众多、需求多元的现状,实施党(工)委领学、企业带学、村(社区)促学、阵地引学等“四学”方式,按照产业相近、区位相邻原则,发挥好产业链龙头企业和中心企业党组织作用,带动“链”上党员学习;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实施上门送学和结对帮学等“两学”方式。成立“结对帮学”工作小组,确定支部委员、年轻党员骨干等作为挂钩联系人,上门发放学习资料,收集整理意见建议。
江都区编印发放学习书目、先进典型、研学路线3张学习清单,区级领导班子集中11个半天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共开展6次集中自学、4次学习研讨、1次专题辅导,保证学习的时间和质量。
举办“三新”组织党组织书记主题教育轮训班,由区委党校录制专题党课,开展“践嘱托、谈三新”交流研讨,组织4名新社会组织党委书记录制《凝聚“新”力量,建功新时代》等微党课,用身边人和事讲党的创新理论。截至目前,该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理论学习覆盖率达97.8%。
邗江区打造产业链党建“干企同训”工程,针对生物健康、数字经济、微电子等12条产业链特色量身定制“书记+人才+干部”培训,邀请专家学者、高校教授围绕科技自立自强等主题进行理论学习、专题授课,将课堂搬进车间一线,覆盖企业100余家,确保党课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区委组织部将理论学习要求纳入部机关年轻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围绕《习近平著作选读》等书目,每周一、三、五邀请1名组工干部走上讲台阐述自身所想、所思、所感、所得,安排2名组工干部分享学习感悟,1名部领导点评。
广陵区为区级领导干部制订个人自学计划表32份,形成个人自学体悟分享表128份,引导领导干部紧扣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突出问题,围绕“把狠抓落实作为检验政治过硬的重要标准”“以政治建设铸魂,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等主题,先后开展6场集中学习讨论。
创新采取“1+3+4+N”研讨交流机制,即1名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谈、3名分管负责同志重点谈、4名班子其他成员延伸谈、其他所有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补充谈,要求领导干部立足本职工作有感而发,现场谈认识、谈收获、谈转变、谈打算,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和定位,共提出古城复兴、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展建议35条,形成可行性工作思路举措23项,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