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名家新论 > 正文
王永贵:对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治理探索的学术力作
——评《网络舆情与高校治理研究》
2022-05-18 15:42:00  来源:理论之光

近期阅读了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香丽副教授的专著《网络舆情与高校治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版)一书,这是一部研究网络舆情与高校治理的创新之作。这部著作深入地挖掘了网络舆情的内涵与发生要素,多维度分析了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有利于人们正确地、客观地认识高校网络舆情。

该著作指出,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方式。公众可以通过网络空间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突破了传统社会的时空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公众在网络空间就可以随心所欲和为所欲为,其网络行为和网络舆论表达应有其边界。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尤为深刻,因为大学生是使用网络频率较高的群体,其思想活跃,心智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煽动和左右,可能会有一些极端的言行,从而诱发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高校的和谐稳定。作者主张在善治理念下治理高校网络舆情,营造和谐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

上述是该著作的核心内容。此外,该著作还研究了以下问题:

第一,该著作诠释了网络社会的崛起及其结构特征、张力以及存在的潜在风险。网络社会的崛起和发展带来了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的繁荣,作者通过对网络舆情形成过程、发生要素和网络舆论特点的阐释,详细地分析了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的异同以及辩证关系。

第二,该著作阐述了网络舆情的三种传播方式,即议程设置模式、“沉默的螺旋”模式和蝴蝶效应模式。议程设置的痕迹贯穿于舆论的产生和发展,它为公众提供了正确认识和引导舆论的理论基础,其核心是要怎样影响社会公众形成舆论的问题,通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引导新闻媒体形成社会公众意见。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基于心理学研究框架而建立起来的,由于人们排斥被孤立的恐惧而引发的从众心理效应。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产生是政治机会结构、信息技术和个体意识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互联网解构了传统单向的话语权,释放了公众的话语权,增强了弱势群体的力量。社会心理效应加速了网络舆论的蝴蝶效应,在蝴蝶扇动翅膀作用下网络信息中的微内容,经过不断的反复叠加、酝酿和发酵,其热度指数会不断升高,最终进入到了演化成舆论风暴。

第三,该著作阐释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条件与根源。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与社会上的一般群体性有明显的不同,它们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特殊的构成要素和特殊的事态相反交织性。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由六个条件相互作用,即社会背景、结构性紧张、共同信念、触发诱因、行动动员、社会控制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就是大学生与校方及相关方为各自利益而博弈的过程。一方面,校方、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做法损害了学生的既得利益;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抵触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对方的利益,为了维护双方各自利益而僵持,揭示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与演变机理。

第四,该著作阐述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网络舆情往往会使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产生群体极化行为,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定伦理化的高校制度、健全大学生利益表达机制以及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危机干预机制,从源头上克服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是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路径选择。

第五,该著作还分析了网络舆情中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及其伦理。网络媒体扮演着传播信息、表达舆论、传承文化、提供娱乐、承载广告等社会角色,其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引导网络舆论,传播先进文化。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社会责任的实现为核心价值理念,一方面,网络媒体应该着眼于内部效度,从自身出发,通过自律和反思,强化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从网络媒体的外部效度分析,充分发动社会尤其是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保障其社会责任的实现。

该著作内容丰富、结构与逻辑严谨,其实质上是对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所遇到的困境的回应。从该书的理论框架可以看出作者所具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因而,该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当然,该著作也有不足之处,希望作者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予以弥补与纠正。

作者简介:王永贵,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理论之光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