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人文周刊 > 百家 > 文字 > 正文
油腻中年男:一场标签式的群嘲
2017-11-03 09:42:00  来源:新华日报

  近日, 因作家冯唐的一篇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网络上掀起了一场“狂欢”。在这场“狂欢”里,对所谓“油腻”的中年男人,有人对号入座,有人极尽嘲弄,有人愤懑不平……

  那么,什么是“油腻”的中年男人?概括而言,无非两点:对内心态的自我满足与自我和解,譬如大腹便便、不修边幅、玩手串;对外气质的强侵略性,譬如张嘴闭嘴教你做人,又或讲荤段子,拿肉麻当有趣,拿油嘴滑舌当有文化。

  不可否认,“油腻”的中年男人某些行为举止的确粗鄙,容易引起他人的不快甚至厌恶。比如,当众谈性。但更多“油腻”标准,充满的是以自我好恶为中心的偏见和狭隘。比如,肥胖。虽然现代社会以瘦为美,以锻炼为王道,但身体发福关乎的是健康,而不是道德原罪。要知道,在国外公开嘲笑他人肥胖是不被允许的。再如,服饰。戴手串也好,穿唐装也罢,不过个人喜好,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便不该被挑剔,这是多元化社会该有的包容。

  如今“油腻”的中年男人已然成了一个筐,任何人都可以把对中年男人的不满、不屑、不爽、不齿倾倒其间。这样的戏码我们已经看过太多,从“绿茶婊”到“白莲花”,从“直男癌”到“田园女权”,标签化甚至污名化特定群体的游戏,网络上一直乐此不疲。自十九世纪以来兴起的个人主义,在新媒体时代愈是膨胀,“我看不惯”即为恶的,“我不喜欢的”即为坏的。人人都握着自己的麦克风,评判别人,批评别人,嘲讽别人,却唯独没有包容和自省。

  在英国作家C·S·路易斯的小说《魔鬼家书》中,魔鬼发现现代人有个通病:言谈时必有戏笑嘲讽之词,这背后深藏的是人性中一切利己的偏见。正如有观点认为,对“油腻”中年男人的群嘲是一场“媚青”行为。爱好尝试、独立自主、网络化生存、超前消费的年轻人更容易获得资本和技术的青睐,讨好年轻人渐渐成为社会的通病。曾经是社会中坚、但已经荣光不再的中年人,他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已被新生代的人们所鄙弃,对他们冠以“油腻”之名,是中国社会从物质到精神愈演愈烈的“年轻崇拜”的一个注脚。

  对很多人说,“油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年”。冯唐说,“一夜之间,活着活着就老了,我们老成了中年。”就这样,岁月带走了浓密的头发,带走了紧致的肌肤,更带走了蓬勃的激情和梦想。反观当下,“不理解我们年轻人?没关系反正你们都快要死了”的口头禅甚嚣尘上,中年人似乎已渐渐被挤到了世界的边缘,曾经少年终活成了他人眼中的“油腻”模样。“年轻崇拜”固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如果溢出合理的边界,就可能变成对某个年龄段人群的年龄歧视。

  黑泽明写过一本自传,书名就叫《蛤蟆的油》。意思是说,自己到了晚年回首往事,感觉就像只镜子面前的丑蛤蟆,不禁惊出了一身油。而这蛤蟆油呢,又恰是治烧伤的良药。审视自我是痛苦的,也是必要的。对“油腻”中年男人的群嘲,固然有夸张和歧视的成分,但并不代表就可以听之任之,回望初心、时常自省的工作还是需要的。想想当初那个“青涩少年”如何成为了今天的自己?想想当下的自己,又有多大程度认可当初的自己?这或许比“不戴各种串”“不群发微信”“没有大肚子”“不教导他人”之类更加去“油腻”。

  给别人贴“油腻”标签的人,同样需要自省。评判别人是容易的,今天有“油腻”的中年男人,明天会有“肥腻”的中年女人,今天有“恶臭女孩”,明天会有“恶臭男孩”。如果一个人总是看不到自身的丑陋,看不到他人的美好,就很容易变成愤世嫉俗的犬儒;如果一个社会的各类群体总是相互诋毁、相互抹黑,就很容易变得割裂、难以形成利益攸关的社会共同体。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难免都会有个人好恶,但要时刻存有敬畏和尊重之心,永远不要把个人标准凌驾于普适标准之上。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过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不断的反省中成就自己的深刻而非尖刻,成就自己的宽容而非傲慢,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智慧,当社会在媚俗或媚雅中倏忽移动时,能有自己的定力与坚持,何惧所谓的“油腻”?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颜云霞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